話音剛落,女教師便帶頭把夢游天姥吟留別讀了一遍。
伴著朗朗的讀書聲,大家終于看見了這首詩的全貌。
畫面分成了兩部分,左邊是女教師和學生們的朗誦,右邊是詩歌的全文。
當看到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少人的心頭為之一震。
大漢
“奇譎多變,瀟灑出塵。此非凡人所作,真不愧是詩仙”劉徹不惱怒了,沉浸在詩歌營造出的意境中。
許都
曹操同樣感慨“怪不得名號是詩仙,我得幸先登天幕,雖說是第一個”
他搖了搖頭,自嘲道“遠不及矣,倒是癡長了許多歲數。”
說起來按照秦漢魏晉的順序,李白一定也是后面的,他可真是白白長了幾百甚至上千歲。
領讀完畢,女教師輕快地說道“這節課咱們的任務比較輕松,可算要把這首詩講完了。來,我們來看最后幾句。”
明清
許多士大夫心情復雜,女人上學,女人當老師已經夠挑動他們的底線了,然而他們現在居然在聽一個女人給他們講李白的詩。
多么荒誕,多么可笑。
這天幕,不看也罷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是李白醒來時發出的感嘆。”
她一邊吟詩一邊給下面的同學講解
“夢境再過美麗,終究也只是一場幻夢。而人世間的歡樂亦是如此,古今多少事皆如大江東流,一去不復返。”
大秦
若朕非要強求呢
秦始皇看到這里心中微怮,人皆有生老病死,他不是不知道。
但是眼下的大秦是真的離不了他
女教師提醒道“夢游天姥吟留別,我們在記住這是一首游仙詩,記夢詩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也是一首留別詩,我們接著往下看。”
天幕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李白這時模仿友人發問,別君去兮何時還”女教師裝作問詢的友人,語重心長地問道“李白啊,這一去你什么時候再回來看看。”
底下的學生認認真真的看著老師的表演。
“他呢,則是給了一個非常仙,非常浪漫的答案。”她說到這兒頓了頓,做了一個騎行的動作。“李白說,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李白將自己比作仙人,騎著白鹿游歷天下,隨性而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是一種灑脫至極的人生態度。”
女教師侃侃而談“而后,他這樣收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有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突兀。但是在我看來”她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寫的太好了,有風骨,有骨氣和我們先前學過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可謂是一脈相承,甚至是進一步發揚,文人風骨,莫過于此。”
“或許只有像唐朝這樣偉大的朝代,才能誕生李白這樣偉大的詩人。”
到最后,她如是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