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遙遠了,人還得腳踏實地一點。
朱元璋心里清如明鏡。
第一條評論
大隋開皇隋朝因何二世而亡。
“看看人隋文帝的手段,咱還有的學啊。”朱元璋忍不住開口讓大家都跟著隋文帝學著點。
本以為自己的淮右布衣已經很穩妥了。誰誠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得不說,楊堅是真的雞賊。
顯然,朱元璋對隋文帝的起的代號很是欣賞。
“不就是國號加年號嗎,也沒什么稀奇。”朱樉的臉上一派不以為然。
朱元璋聞言虎目一瞪,“你這小子琢磨不懂可以不開口,是不是又要討打”
“大哥,你快管管爹”朱樉被瞪得一哆嗦,見狀作勢一躲,一邊干嚎一邊麻溜地躲到了大哥朱標的身后。
“就知道躲在你哥后面。”看到二子一嚇就躲,朱元璋不輕不重的啐了一口,但是也熄了想要打二子朱樉的念頭。
不過他還是很不滿意,朱元璋恨鐵不成鋼地看了朱樉一眼,隨即點了朱標的名,“標兒,你來給這不成器的解釋解釋。”
朱標擋在弟弟的前面,哭笑不得,罷了罷了,左右他才是這個家里最成熟的崽。
于是他開始耐心地給朱樉以及其他弟弟們解釋,年輕的朱棣豎起了自己的小耳朵,“隋文帝起的這個名字好在這些地方”
楊堅不像秦始皇那般直白用了自己本名,采用國號加年號的方法。這樣做既迷惑了前朝人,保證羽翼尚未豐滿的他不會被北周一家忌憚處死。
同時也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讓當朝和后面的人知道他是何許人也,方便進行點贊。
“這就是為什么爹說隋文帝名字好極的原因。”朱標最后總結道。
不愧是咱大兒,我家太子舉世第一好啊。
朱元璋聽著心里很是滿意,看著朱標哪兒哪兒都覺得好,只覺朱標的說辭完全契合了他的想法。
他美的冒泡,順手在天幕上給楊堅也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今天也是父子其樂融融的一天呢。
也許是有后世之人的欣賞和同時期百姓愛戴下的雙重buff,隋文帝贊量的增長非常可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騎絕塵,穩穩排在第一的位置上。
而隋文帝楊堅本人,還在辛勤下達命令,一邊下令全民投自己,一邊不忘組織和上一期秦始皇一樣的規模化評論。
與楊堅用了一個取巧名字不同,排在評論第二的始皇帝陛下表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身為皇帝的他更要以身作則,大秦朝必須保持高度一致,以實名制的姿態觀看天幕。
嬴政政欲知秦二世為何人。
看到這條評論,朱元璋唏噓不已。
自家兒子雖然差勁,但是應該也沒有像胡亥差勁到遺臭萬年的地步,咳咳當然也不是說隋文帝他兒子就好的意思。
但是胡亥的名頭太響了,既然不能透露是誰,那就只能給始皇帝陛下默默走一個贊了。
攤上這么一個敗家子真是秦始皇命里的劫。
想到胡亥和楊廣,朱元璋慶幸不已,瞬間覺得自己兒子個個都是好大兒,還有得救。
朱元璋視線繼續往下掃,眼下排在第三位的是颯露紫。
颯露紫欲問唐朝太宗之名姓。
啊呀,這不就是他的偶像偶像李世民嗎,除了漢高祖劉邦他最推崇的就是李世民了。
這個贊,也不能省
朱元璋再次點贊。
其實從這個問題由誰被點上了評論區來看,也能隱約透露出究竟最后是誰得勝。
但李建成并不這么想。
“哼,倒是讓秦王占了便宜。”
一步晚,步步晚,李世民只是先他一步發了評論罷了。
看到颯露紫掛在上面,李建成一時牙癢。其實他不是不聰明,他只是下意識不去往另一個方面想。
中午,烈日當頭。
“大王,我們的評論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