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隋煬帝眼里,揚州應是這個樣子。美景,美人,美不勝收。
“確實很美。”
看到這一幕的眾人回神之后無不感嘆,因為這種美感體驗是帶給所有人的。
在歷史浸浸長河里,有一個人和隋煬帝一樣,愛揚州愛得很深很深,他寫下了幾十篇關于揚州的詩歌。那個人就是我們這篇阿房宮賦的作者社牧。那么他的眼里,揚州又是什么樣子
謝邀,人在揚州,剛上花樓。
杜牧本來好端端地坐著,認真研究天幕給出的信息。
但是眼看著天幕花了大篇幅講揚州,想到自個兒正身處此地,他頓感不妙。
果然啊,可惜我預判了你的預判,根本震驚不到我。
一杯酒下肚,杜牧得意,搖了搖扇子。
“十三郎,今日之后”陪在他身邊的女子媚光流轉,”詩名怕是要流傳更廣了。”
“呃”
杜牧沉默,其實他更想流傳的還真不是詩名。
天幕吟起了杜牧的詩歌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畫面又出現了一位佳人。只不過和之前的第一位相比,少了嫵媚,多了幾分清麗。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是杜牧的其中一首詩歌。
你這天幕是什么意思
杜牧尷尬,合著我和隋煬帝一樣唄。雖然他愛美色,但是他又沒傷天害理啊。
杜牧心里暗自叫屈,恨不得堵住天幕的嘴。
不可否認,大運河的存在,為揚州的發展了充足的條件。自此之后,揚州的發展日新月異。唐朝后期“揚一益二”的說法漸漸流傳開來,揚州成為了全國數一數二的繁華城市。
此時揚州的形象,絕不僅僅是美那么簡單了。
月白色的華錦,白玉做的華冠,長肩若柳,身如玉樹,公子清雋,眼含星辰。
“好俊啊”
無數懷春的少女一邊捂著胸口,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天幕里的男子。
翩翩公子,溫潤如玉,再加上足以彰顯其清貴的衣著。
夢中情郎的形象,莫過如此。
我更愿意將此時的揚州比作風流倜儻的公子。也許在許多人的眼里,揚州依然是美人,但是也許是依托于揚州的繁華,這里的教育事業同樣蓬勃發展。
隋唐共有宰相四百人,其中有四分之一在揚州擔任過職務,或為大都督府長史,或為淮南節度使。如此煊赫,其他藩鎮幾乎無人能弒其鋒芒。
作者有話要說
獨孤皇后不會死,刺偏了,沒刺在大動脈上。寫揚州的這段一直在聽伯虎說,好愛戲腔那里啊。
然后今天4k多,多了1k字,之前缺的更新可能就以這樣的速度慢慢補了。唐玄宗那兒和杜牧關系不太大,寫到了杜甫再講。
現在的生活重心還在犁設上,寫論文跟打仗似的,一仗接著一仗。交完初稿了,初稿只需要交翻譯,但是145
93,漢字啊這都是然后導師收到之后又開始催要按論文格式寫的二稿了,本拖延癥患者表示,緩緩,讓我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