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詩格律嚴密,句句字字皆對仗,堪稱七律詩歌模板式教學。而在技巧之余,詩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同樣已臻化境,一連寫出了八個悲字。
“八悲”
首先,杜甫覺得自己沒想那么多,其次,哪來的八個悲啊,他自己都沒數出來這么多。
天幕高聲講解,抑揚頓挫
一悲漂泊憔悴,二悲深秋蕭瑟,三悲人生苦短,四悲鄙旅他鄉
杜甫沉默,人生第一次體會到了被后世閱讀理解支配的那種,令人頭皮發麻的恐懼。
“我是這么想的嗎”
他開口,遲疑的眼神里帶著些許不確定。
“天幕覺得你是這么想的,那自然,你就是了。”高適眼中含笑,隨口調侃道。
嗯,好理由。
杜甫深以為然,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他欣然接受了高適給出的看法。
八悲國破運衰
李世民死咬住嘴唇,看到這一悲,他心里十分憋氣,這必然是安史之亂的后果了。
“亂我大唐河山,當誅之。”
他攥緊了拳頭。
女聲總結完這八悲之后,悠悠說道
曾經有這樣一個話題,杜甫未曾年輕,李白從未老去,即使杜甫比李白小上許多,但是大家依然覺得杜甫是老杜。不得不說,這首詩極其符合大眾對杜甫的刻板印象,滄桑悲苦,憂國憂民。
大漢
哎,太苦了,太悲了,和李白簡直是天壤之別,單憑詩歌,他腦海里面的杜甫還真就是一個面容滄桑的老人家。
即使心里知道自己實際上比杜甫大了不知道幾百輪。
劉徹對天幕此言十分認同,并為杜甫掬了一把并不存在的眼淚。
至于杜甫所在的大唐
“達夫兄,看我作甚”杜甫受不了李白和高適時不時看來的眼神了。
太白兄說不了,我還說不了你嗎
心里忿忿不平的杜甫直接對視上高適,率先責問道。
“咳咳,這不是和現在的你完全不像嘛”高適一時汕訕,沒想到偷瞥行為被正主抓了個正著。
杜甫呵呵一笑“達夫兄,天幕也說了那是刻板印象,我還是我。”
明明那李十三也跟著看你了。
高適心里委屈,并且覺得迷弟真是沒救了。
見火沒燒到自己身上,李白目不斜視地看著天幕,假裝從來沒有和高適一樣過。
熱情洋溢的聲音在天空中炸開
這一點,我必須為杜甫作證。他不是他沒有他年輕和李白一樣狂即使在課本上我們常常以為他是一個糟老頭子,但那也是后來。
杜甫年輕過瀟灑過任性過接下來的時間,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
杜甫心里又熨帖又憋屈,感謝天幕正名,但是什么叫是后來啊,這種未來好不想要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順利即位,接下來,他將帶領大唐步入燦爛輝煌的開元盥世。
唐玄宗聞言,頭高高地揚起。渾濁的眼珠里,滿是洋洋得意的浮夸。
他開元盛世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