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僵直了身體,目眥欲裂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他的妻子面黃肌瘦,眼淚不住地往下淌,一雙手緊緊抱住懷里的孩子。
那孩子骨瘦如柴,頭大身子小,青紫色的臉上眉頭緊皺,似乎睡得不安穩。
但是看不見呼吸的痕跡。
入門聞號呲,幼子饑已卒。
兒子死亡的景象令杜甫頭暈目眩,只覺整個世界都在顛倒。
不
“子美撐住”
看著天幕的杜甫同樣心如刀割,他覺得自己快喘不過來氣了。
所幸高適和李白兩個人一邊緊緊架住了他,一邊連忙拍著他的背好讓他把氣順過來。
太慘了,親眼看見自己的兒子被活生生餓死。
這心理壓力得多大,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都有家小,高適和李白很能理解杜甫此時的心情。
換作是他倆也頂不住
畫面流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全文列于天幕。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不管怎樣,杜甫都是有官身在的人。”
這一幕連皇帝也頂不住,秦始皇心頭大慟,只不過他想到的不僅僅是杜甫一個人。
“字字泣血,艱難如此,他的兒子都被餓死了,連杜甫都”
連杜甫都活得這般狼狽,那其他連官都不是的人呢
“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杜甫的心,自己好歹也是官宦世家,都貧窮困頓至此,更不要說比他更不如的黎民眾生了。而唐朝統治的高層,卻還沉浸在開元盛世的迷夢中。這種繁華與貧困的割裂,推己及人,讓他嗅到了不詳的征兆,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杜甫的目光是敏銳的,大唐現在就是一席爬滿虱子的華美長袍,表面風光,實則處處內憂外患。緣何還記得前面三位敗家皇帝里唯一沒有盤到的那位嗎,唐明皇正是唐玄宗李隆基。
不出所料,李世民心下了然,隨即無力地撫住了額頭。
從杜甫的描述里也能看出,這位早已沒有明君氣象了。
“且看看這位如何敗家,朕有預感,他是
這三位里面最有趣的一位”
可太有趣了,看一手打造盛世的明君如何把牌打爛,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
要知道皇帝敗家敗起來可不一般啊,一敗就是把整個國家賠個底兒朝天,但是反正又不是他們漢朝的事情,劉徹根本不在乎,甚至他的眼里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女聲首先給予唐玄宗充分的肯定
不可否認,唐玄宗并不是一個平庸無能之輩。早年的他撥亂反正,振興大唐,早年的他勵精圖治,為一代賢明君王,早年的他任賢納諫,銳意進取,使李唐王朝進入了開元盛世的全盛時期。
天幕把唐玄宗的早年經歷和評價陳列其上。
看見唐睿宗李旦在太平公主對李隆基的步步緊逼下,反而對李隆基更加信任,劉徹便知道唐玄宗穩了。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好手腕,好手段”
劉徹的雙眸漾起幾分興味,嘴角間勾起一抹微笑。
自古君心難測,唐玄宗他的父親用太平公主制衡他,他便做足了父親喜歡的樣子,不爭強,不好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