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虛懷納諫到不聽忠言,唐玄宗變得驕橫自我了。
又是一場宴會,只不過與之前的奢靡相比,樸素了許多,許是怕大家不認識,宴會的若干人等皆有標注姓名。
唐玄宗神色舒展,眼眸里泛著笑意。看著手頭的金筷,他眉目一動,喚來了身邊的內侍。
“你去,將這一副金筷賜與宋相。”
內侍依言而行,將金筷送至宋璟處。
“臣惶恐”
宋璟怔忪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不該接受唐玄宗的饋贈。
天幕在這里做了補充黃金餐具器皿向為皇宮所壟斷。
“宋卿家不必擔憂。”唐玄宗頷首,向宋璟微微一笑,“賜筷只是為了表彰你的正直,朕希望愛卿繼續為我建言獻策。”
真是會做人,這下宋璟可得為他肝腦涂地了。劉徹嘖嘖,對唐玄宗收買人心的舉措表示了一番自己的看法。
“朕若愛重一人,金筷什么都太虛了,要給,咱就給他最好的待遇。”
朱元璋指指點點,用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表達對臣子的喜愛,還不如來點實在的。這金筷子拿回家,人家也不敢拿他吃喝啊
,只能供著。
他都是拿錢賞人,朱元璋不屑
太對了,所以朱元璋喜歡賞一大堆購買力等同于無的大明寶鈔。
這只能說還不如人家的金筷子來的好,起碼熔了相當值錢。
天幕的畫面又是一轉,只聽得兩人交鋒,唇槍舌戰。
人物又變了,朝堂之上,張九齡和李林甫正你一言我一詞地爭執。
極具象征意味,張九齡向唐玄宗進獻忠言,唐玄宗面露不悅。
而李林甫花言巧語討好他,唐玄宗樂的眉開眼笑。
“夠了張九齡,這是朕的朝廷,不是你的一言堂”
爭執到最后,唐玄宗忍無可忍,當眾罷免了張九齡。
天幕默默打出一行字
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
無復直言這真是被逼到一定程度了。
李世民默然。
諸如以上列舉,唐玄宗前后巨變的例子數不勝數。是的,唐玄宗再也不是當初的那個他了,他開始擺爛了,然后差點把大唐擺沒。
風雨欲來風滿樓,杜甫的擔憂是正確的,見微知著,他幾乎預見到了即將到來的動蕩。
天幕又浮現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突然間,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起。
就在這詩文下面,突然間硝煙彌漫,騎在馬背上的來客面容各異,大多不似漢人,為首者身材高壯肥碩,從喉嚨里發出野獸般的吼聲,舉刀間宛如切瓜砍菜般將人劈成兩半。
迸濺出的鮮血灑在他臉上,那人毫不在意地抹了一把臉,哈哈大笑。
“安祿山雜胡爾敢”唐玄宗驚怒,不敢相信那人居然是自己和楊貴妃認下的愛子安祿山。
所幸沒有讓杜甫擔憂太久,同年年末,安祿山和史思明以奉密旨入朝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叛。其來勢洶洶,在中原地區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長安洛陽兩都淪陷,唐玄宗倉皇出逃,安史之亂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