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儋州作為其最后一個功業之地,可謂是集蘇軾才能之大成。”
李世民出聲道。
不怪乎李世民發此感慨,東坡井,東坡墨,東坡笠,東坡學院甚至連本地語言都衍生出了東坡話。
蘇軾海南的事跡以及取得的成就在女聲的話音落下后便一個接一個地放在天幕上,說是目不暇接也不為過。
眾人就是在這樣的持續播放中,繼續了解蘇軾在海南的都做了些什么。
待看到“宋蘇文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的批語,秦漢之人感觸不大,但是自科舉推行之后的朝代卻為此沸騰,甚至越往后的朝代越沸騰。
儋州的第一個舉人姜唐佐
儋州的第一個進士符確
蘇軾來之前文化未開,荒蠻之地
蘇軾來之后要舉人有舉人,要進士有進士。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要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概念早已經隨著每一次科舉考試的成功舉行而浸染所有人的心。特別是明朝,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想當官,最被人所認可的途徑就是科舉,而科舉可太難了,小三關大三關關關難過。
完事開頭難,有多少像儋州這樣窮苦的地方幾百年都出不了一個進士,而這樣令人矚目的教化實績,從無到有,蘇軾僅僅用了三年
科舉作為平頭百姓唯一的進身之階,誰不希望自己當地有一個善于調教子弟的大佬呢,不說別的,沾沾文氣也行啊。
蘇軾每到一處,不論自己什么身份,是太守亦或是罪臣,都為當地地方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
在為官一道上,無論是水利還是基建,亦或是文化教育,蘇軾翻手就是一個景點,覆手就是一個百年一出,千年首創。也許蘇軾可能以為,自己不過是盡到了一個官員的本分
哈人言否
一干人聽得懷疑人生。
只能說凡爾賽文學的精華天幕拿捏到位,激起陣陣波瀾。
大秦
這酒啊,是端不下去了。
這箸啊,是夾不下去了。
下面的大臣不敢吱聲,上面的秦始皇也陷入了沉默。
別說大臣了,他都有些不敢信。
饒是如此,他也只能安慰道
“就算是本分,也是把本分做到極致了。”
聽見秦始皇發言安撫,眾人心下松了一口氣。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大家生怕天幕對蘇軾的評價,影響了秦始皇對一個好官的評判標準。
他們這段時間也很辛苦的
大漢
本分
“多來幾個這么盡本分的”
朕能樂死
劉徹莞爾。
但
可惜只有這么一個蘇軾。
劉徹才不信天幕所說的只是本分呢。
10本作者酸甜可口砂糖橘提醒您最全的開局盤點背誦天團歷史視頻盡在,域名
羨慕。
豬豬陛下今天也是對其他朝代人才流口水的一天呢,
大明
“對啊”朱元璋只覺得天幕這句話宛如仙樂,動聽至極。“都是本分,蘇文忠公就是不一樣哈。”
看看,這覺悟
雖然天幕說也許,可能,但是朱元璋怎么可能會在意這些不重要的細枝末節呢,自動過濾后那就是蘇軾以為。
朱元璋拒絕接受任何反駁
看來咱得把給蘇軾的追封提上議程了。
他心下思忖完便開口提了這件事“朕欲加封蘇軾為”
還未說完,就被李善長打斷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一直陪在朱元璋身邊但是呆得四平八穩的李善長吸了一口氣,深知作為丞相的自己不出面是不行了。
本來本朝律例對官員苛刻,咳咳,不太友好,現在又要樹立蘇軾這么一個榜樣,那以后原本的功績也可以是本分了。
不是每個人都是蘇軾啊,陛下你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