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再看上面一個個名字,心境卻截然不同了,甚至有的人腦海里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他們所在的黨派。
“黨派之禍,流毒百世。”
秦始皇嘆息。
因為蘇軾,他是一個全才。
天幕再現了此前蘇軾在各個方面取得成就,琳瑯滿目,各種稱號五花八門。
因為蘇軾,他是一個好人。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劉徹挑著眉,唇角情不自禁彎起。
因為蘇軾,他是一個好官。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謝謝,想要。
秦始皇彬彬有禮地發來了申請。
因為蘇軾,他渾身上下都是煙火氣。
“我吃故我在”
這個小標題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先是一堆又一堆的東坡美食,散發著誘人的光澤,讓人看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后是蘇軾有關于吃喝的詩句,但是后面都被加上了四個字。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好吃好吃。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好吃好吃。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好吃好吃。
“哈哈。”
一時間所有人都止不住笑聲。
因為蘇軾,他看萬物都可愛。
此時天幕里出現了一個q版的蘇軾,只見他的頭上不停冒著泡泡
花好看,寫一首。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云好看,寫一首。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湖好看,寫一首。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一首又一首,都取材于生活,看得人心里很是舒坦。
這就是我們我們為什么喜歡蘇軾。
天幕最后總結
因為蘇軾,他熱愛這個世界。
簡簡單單的一行字,也可以讓人感同身受。
蘇軾也不開玩笑說天幕對待他敷衍了,因為這句話就是對他最好的肯定。
“愛是活,恨也是活。”
蘇軾輕聲,然而聲音從一開始的微不可聞逐漸變得擲地有聲。
“事已如此。”
蘇軾想。
“為何不多愛這世界一分呢”
天幕說,人們喜歡他是因為他熱愛這個世界。
其實不是的。
是人們真心熱愛這個世界才會喜歡他,只是有太多人對于喜歡的表達都拙于言辭,才會用他的話來表達自己的喜歡。
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有幾首他的得意之作天幕一直沒提到,其中有一首,它的的名字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密州時期的作品,寫下的時候他和子由已有七年未曾相見了。
傷心嗎
那還是有的。
怨恨嗎
不怨。
明明如月,月亮這一意象上寄托了太多太多人們的紛繁復雜的情感,以至于他在此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一句常常有贊譽,說他蘇東坡將宇宙與人事都說盡了。
然而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發表后最廣為流傳的那句是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因為這句話的實際意思其實是在說
是的,我熱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