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就算辛棄疾二十三歲以五十人大破五萬人,于萬軍中生擒叛將,但是辛棄疾沒有開掛。
大宋
行吧,是自己沒錯了。
辛棄疾被天幕夸的俊臉微紅,確定了這個辛棄疾不是別的,正是他本人,辛棄疾辛幼安是也。
而現在的他帶著張安國的首級,領著自己那些兒郎們,正走在南歸的路上。
這一條光明之路,他對此滿懷期待,他甚至連面見官家的時候要說些什么都想好了。
“宋朝能有此等將才,乃大宋之幸啊。”
在盤點文人詩詞的視頻里遇見他們大宋的一員猛將,就問還有誰
趙匡胤美了,嘴角都翹得老高老高。
唐朝大明宮
“什么叫做就算”
李世民和長孫氏面面相覷,都能看見彼此眼底里的震驚。
“觀音婢,你怎么看”李世民有些懷疑人生,所以他要找人再確認一番。
“妾只知此等戰績千古難尋。”
長孫氏垂下雙目嘆道。
“我也是這么想的。”
不懷疑了,李世民放心了。
u1s1,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家庭都屬于武德充沛那一派的,并且大有為成語大業添磚加瓦的派頭。
他們兩家武藝素養都比較高,雀屏中選出自他阿耶李淵,一箭雙雕出自長孫晟,他的泰山。
至于這一輩他和長孫無忌就更不用提了,都是一等一的猛將。
想他李世民,箭穿七札,弓貫六鈞,能以四發殪四豕。然而由他指揮的兵力差距最懸殊的虎牢關之戰,以五千破敵軍十萬。
現在一看,也不過是區區二十倍罷了,算不得什么好夸耀的。
以少勝多很常見,這樣的戰役李世民常常打,但是那是五十和五萬,這是五千倍的差距啊
還就算,你聽聽,人言否
大漢
“辛棄疾是嗎,朕記住了。”
劉徹的心怦怦跳個不停,他想這就是心動吧。
此刻,劉徹將對辛棄疾的關切調高到了最高等級。
這次一定要好好看視頻,不和天幕胡咧咧了。
朕發誓。
就算辛棄疾為官每到一地都勤勤懇懇干實事,兢兢業業謀發展,被貶一次更比一次遠,政績始終未刪減。但是辛棄疾沒有開掛。
“文武兼備者甚多,能不能多分朕幾個。”
劉徹看著眼熱,復合型人才總是少見的,討人喜歡的,不嫌多的。
就算辛棄疾以武起事,以文為業,二十三歲后才提筆作詞,卻成一代大宋詞宗。至今存詞多達六百余首,數量為宋詞之冠,但是辛棄疾沒有開掛。
辛棄疾原本被夸得有些飄飄然的臉一下子就白了。
為什么是二十三歲后才開始寫詞為什么他留下的
詞作最多呢
答案顯而易見,即使這是一個他不想要的答案。
糊涂啊
趙匡胤腦袋嗡的一下,氣得他虎眉倒豎,手上青筋根根暴起。
他要如何平復心緒氣死他得了。
眼下趙匡胤腦子里就一個想法
為何不用
大漢
“哎呀,大宋這朝代真神奇,怪不得是大慫呢。”
劉徹面上笑吟吟的,心里卻已經在為辛棄疾窩火生氣了。
在大宋主戰派真就沒有個好下場,一個不世出的將才,偏偏不用,還讓人寫成了大宋詞宗。
從什么角度看,都end。
大秦
“依朕看,大宋別叫大慫了,叫白宋吧。”
趙匡胤不理解的事,秦始皇自然也不能理解。
白送給大宋一個天才將領都不用,秦始皇他是真不懂當時皇帝腦子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