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社死諸天萬朝權已生無可戀。
“哈哈哈哈”
諸天萬朝已響起不絕于耳的笑聲。
是的這就是我們三國第一經驗包,貢獻諸多“劉亡靈”,“張八百”,“滿數十”等稱號的孫權,孫十萬
那么為什么辛棄疾一代名將卻對軍事才能平平無奇的孫權如此青眼相加呢。
“嗯,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劉徹眼帶笑意,還沒有從前面的笑話里回過神來,但仍敬職敬業。
不難發現孫權總是在打合肥,于是又有了一個取笑他的外號孫合肥。
孫十萬,孫合肥
孫權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他沒想到沒想到自己后面居然這么不爭氣,徒留后人恥笑。
“沒事,哥哥在呢。”
事實證明,在大社死的時候只有家人會疼你。
看見孫權失落至極的樣子,孫策不忍,開口安慰道。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一刻,孫權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他最怕的不是別的,最怕的是怕自己辜負了父
親和兄長啊
孫策見狀也很是揪心,盡管他很生氣,但是怒氣早就沒有一開始那么大了,報了那么久他也回過幾分味來,他相信公瑾也是如此。
為什么一直死磕合肥為什么明知道打不過還要死磕合肥呢
因為打的意義根本不在于打,可笑世人誤解頗多。
孫權確實不擅長此道,江東基業基本都是孫堅、孫策打下來的,但是不可否認,穩固發展江東的是孫權。孫權是一個守成之君,出名的是知人善用,舉賢任能。
按理說這樣一個君主不該啊,為什么非要把合肥打下來呢其實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打下來最好,沒打下來也不至于傷筋動骨,一蹶不振。
行吧,看在為我正名的份上。
孫權抽了抽鼻子,終于鼓起勇氣抬頭看天幕。
實際上人家忠實履行周瑜制定的抑劉蹙曹的基本國策,戰略目標是天下二分,隔江而治。
天幕放上了三國時期的全國地圖。
“合肥,看來是兵家必爭。”
始皇帝皺眉,靜靜思考其中的關竅。
合肥是淮南門戶,對于曹魏而言,失去合肥就意味著淮南無險可守,淮南平原的大片土地都落入敵手。
而對于孫吳而言,如果攻下了合肥,一是有能阻擋曹操軍事進程的戰略要地,二是有了淮南,東吳就有了淮河、長江兩條天塹,安全系數提升不說,更是可以以淮南為跳板直取曹魏腹地。
“但是以天幕的意思又是不必爭。”
抑劉蹙曹
是了。
原來如此。
秦始皇豁然開朗。
一城一地的得失對于天下大業而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否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公元219年,孫權又雙叒叕圍合肥,被幾千人打得潰不成軍,然而在西線戰場,孫權撕毀盟約令呂蒙西進,于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關羽和荊州皆失,給了劉備本人近乎毀滅性的一擊。
“豎子不足為謀”
蜀漢高層當下震動不已,劉備當下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關羽和荊州皆失的含義太殘酷了,這意味著他不僅失去了一個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
他二弟沒了
所以真實的孫權是這樣的。
天幕放上了一段三國志對孫權的評價。
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英奇,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勢。
女聲直接在道德高點上指指點點
看看人家,雖然咱現在總取笑人家是孫十萬,但是宋朝這些皇帝,有幾個比得上人家孫十萬呢,人家就算自己沒那么行,失敗了那么多次還用于北伐打仗呢。
同樣是占據江南之地,看看孫權,再看看大宋,不怪乎辛棄疾對孫權極力推崇。在另一首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有懷更是稱贊人家
年少萬兜鍪,坐斷江東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