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還生怕眾人不理解似的,又重復了一遍。
可惜啊,這樣一代君王劉義隆沒有死在敵軍的鐵騎下,反而死在了自己親兒子的手里。
劉劭,封建歷史上弒父殺君第一人,建康第一大孝子。該說不說,有這樣的太子可真是劉義隆的福氣。
劉宋
謝謝。
這福氣給你要不要啊。
劉義隆并不想要這份福氣,而他下面的群臣嘩然一片。
“此等不忠不孝,罔顧人倫之輩,立儲乃身后大事,還請陛下三思。”尚書仆射徐湛之眉頭深鎖,啟奏道。
“臣亦請太子當擇賢而立之。”
江湛緊跟著進奏。機會來了。吏部尚書江湛心里暗喜,宋文帝之子隨王劉誕娶了徐湛之的女兒,江湛的妹妹則是做了南平王劉鑠的妃子。在廢太子這件事上,沒有人比他倆更堅決。
何況江湛深恨劉劭,北伐失敗后,劉劭甚至威脅要殺他以謝天下。
想到劉劭被廢的那一天,江湛心里暢意無比,快感一陣又一陣。
“臣附議。”
“陛下,此等歪風邪風必須遏制。”
“陛下”
與會的大臣們同樣義憤填膺。
百善孝為先,孝歷來是為各朝代民眾所共同認可的道德標準,舉賢才永遠離不了一個“孝”字,封建社會的運行亦是如此。
而劉劭殺的不僅僅是他的父親,更是他的君王,忠與孝是分不開的,但是劉劭竟做出此等謀逆之舉可謂是觸動了不少本該站在他這邊的人的逆鱗。
他們是嫡長制的擁護者,更是“孝”的擁護者。
“夠了”
兩個他最器重的大臣聯手起來反對他最寵愛的兒子,什么感覺
宋文帝劉義隆忍無可忍,打斷了眾人的紛紛上書,慷慨陳詞。
“休遠,朕問你”
看著孤立無援,任由大臣攻訐的太子,劉義隆心軟了軟,他終究還是硬不起心腸,連問話的聲音都在抖。
“你,你就沒有什么話想對朕說嗎”
劉劭此前一直面無表情地欣賞一干大臣的表演,聽聞宋文帝問詢,他愣了愣,而后回神。
“事已至此,兒臣無話可說。”
劉劭低下頭,掩飾掉自己陰鷙的眼神,嘲弄似地勾起了嘴角。
無話可說,好一個無話可說。
劉義隆呼吸一滯,他覺得自己就像個笑話。
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嫡長子,他恨不得把所有東西都捧到劉劭面前。而他當初有多愛這個孩子,現在就有多心灰意冷。說起來今天還是他特意把劉劭從永福宮里叫了過來,目的就是為了緩和近日來劉劭和他所信重的大臣間越發劍拔弩張的局面。
最好笑的是,只要劉劭肯認錯解釋一句,他想他會原諒的,甚至會排除萬難,讓劉劭繼續做太子。
他都想好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