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是忍辱負重在先,才有了后面漢武帝驅逐匈奴的豐功偉業。”
對此,李世民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事實上,他本人也更喜歡,更推崇文景兩位皇帝而不是漢武帝,李世民自己拿來對標的皇帝,除了被各路皇帝用爛了的堯舜禹,那就是文帝景帝。
然而客氣也沒什么用,匈奴是個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沒有房屋,沒有法律,沒有穩定生計,冬天來了沒飯吃,怎么辦一個字,搶
天幕列出了自漢高祖以來至漢武帝時期的關匈奴的史料記載。
如漢文帝時期,三次大規模入侵,文帝本人差點御駕親征。
再比如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有諸侯國勾結匈奴,造成諸多損失。
他們經常派騎兵南下,燒殺擄掠這種事兒更是沒少干。但沒辦法,形式比人強,只能忍著,直到文景之治后,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了質的飛躍,對于匈奴的態度才有所轉變。
“所以朕的決心就是只戰不和。”
聽見殿上傳來劉徹低沉又堅決的聲音,衛青心頭一顫,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如果曾經的游移不定是因為沒有合格的統帥,那顯然,自己和尚未長大的侄兒,因有天幕做背書,已經有了領兵打仗的資格,甚至比任何人都更有資格。
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一面拿著大漢給的好處,一面又不安分,始終覬覦著中原,匈奴,小人也
劉徹面無表情,實際上心里恨匈奴恨得牙癢癢。
什么和親,一點用都沒有
天幕仿佛聽見了劉徹在心底的憤慨
是可忍,孰不可忍元光六年,匈奴又雙叒叕興兵南下,漢武帝這次一改以前的和親政策,以衛青為車騎將軍,分兵四路出擊,不
得不說,當將軍的天賦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衛青首次出征,便直搗龍城,勝利凱旋。其他三路么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
此后衛青的軍旅生涯一路開掛,幾次領兵攻打匈奴,立下戰功無數。然而霍去病,比他的光芒還盛。
大明
“比不了啊,他只打了六年。”
生活不易,朱棣嘆氣。
但凡是打仗的,沒幾個不對霍去病印象深刻,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短短六年時間里就取得了許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功績。
雖說比不得霍去病,但要是有生之年自己能做到封狼居胥這一步
朱棣心里一哂,也算值了。
咳咳。
女聲清了一下嗓子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什么鬼,不是在說霍去病嗎
一段順口溜讓眾多人腦子都懵了。
天幕渾然不覺自己把一整個場子尬住
元朔六年,漢武帝再次組織發動針對匈奴的戰爭,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就向劉徹請戰,漢武帝心中歡喜,任命他為驃姚校尉,又命大將軍衛青挑選了八百名騎兵歸由霍去病指揮。
起初,大家都沒把這八百人的小部隊當回事兒。十余萬人的大軍浩浩湯湯,光是分領兵路的將軍就有六位之多。八百人,能成什么事,一場圍擊戰都打不了。
但誰都沒料到霍去病就依仗著這八百騎兵,以“八百標兵奔北坡”的態勢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