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選擇嬴政是有自己私心,那么嬴子楚呢他又為何堅持立長子為太子呢
作為一個楚系勢力推上王位的大王,嬴子楚顯然是警惕楚系勢力的,他選擇長子,無疑是不想楚系勢力繼續膨脹。
嬴子楚在位期間吞東周跟趙國死磕,奪取趙國太原、榆次等三十六座城池,在位時間只有三年,卻一直為秦國一統天下做準備。
營帳內,嬴異人怔住,“在位三年”
怎么才三年
難怪最后一統六國大任落入正兒手中。
可惜大業未成,留下孤兒寡母撒手離去。
他看向一側呂不韋,幸好有先生在。
呂不韋盯著光幕,眼神亮得驚人,哪怕公子異人未來善待他是千金買骨也沒關系,大王死得突然,朝中一切可不就落入丞相手里
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野心開始不斷瘋漲。
不得不說秦國真的很幸運,在春秋戰國那個其他六國不斷有昏君繼位的時期,秦國罕見出現六代明君,這些明君全都為壯大秦國一統天下這個目標而努力,才有了后來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秦王嬴稷目光如炬,這話說得可真好,奮六世余烈,等等,他張開手指算了算,他也在六世之中
秦國為何專出明君,很可能跟秦國旁邊有強敵有關,前有犬戎后有義渠,后世有一句話總結得很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正是因為面臨強敵,生死存亡之際,才迫使秦國不斷壯大,又幸運迎來一位超長待機的秦王不斷對外出戰,才讓秦國越來越強大
光幕上出現一張地圖,隨著右上角的時間跳動,屬于秦朝的版面越來越大。
秦王嬴稷不再勉強自己想那復雜的計算,他目光放在地圖上,看了片刻轉頭看丞相范雎,范雎正盯著光幕,察覺到大王視線,轉頭跟他對視。
兩人目光達成一致,“先干趙國”
有了這么詳細的地圖,還擔心干不掉趙國
細數一下,秦國這些英明的君主哪一個不是歷經磨難有吃過質子之苦,有面臨過敵國的威脅,跟不斷出昏君的六國相比,秦國簡直拿了天選之牌,可惜始皇帝養兒子方式不對,要是學康熙養蠱方式養兒,雖說未必能傳萬世,起碼保個十世還是沒問題的。
秦王政失神,這已經是天音道出的不知第幾次可惜。
下一代該怎么教育
如何教育公子,秦國有自己的傳統,秦王政從未覺得有問題,歷代都這么走過來的,可現在一想,咸陽城太安逸了,他的孩子體會不到戰火紛爭。
生在安逸環境中,如何會誕生如他那般的雄心
難道送兒子去做質子
不,如今大秦俯視六國,連趙國也在長平之戰被打得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讓強秦奉上質子
送去邊疆磨礪
秦王政一怔,他想到自
己看到的史書,未來也會將長子送去邊疆,可惜太遲了,長子已經被儒家灌輸了一腦子的仁義道德。
他雖然重用法家,可也看重百家,只要對大秦有利的人才,他來者不拒,選儒家大德來教育長子就是看重儒家,結果儒家竟然是這樣回報他將自己兒子教育成了跟法家斗法的工具
秦始皇嬴政登基之初只有十三歲,國中朝政自然不在他手里,此時秦國除了楚系勢力和韓系勢力以外,還有兩個勢力空前膨脹。
一是呂不韋為首的相權,二是代表大王行使王權的趙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