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滿腹疑問,這商紂王是何人還有代商的周又是何人
“去請費仲,王叔比干”
帝辛在殿內煩躁踱步,大商竟然亡了
王叔比干先到,帝辛將后世之事詳述一遍。
“王叔,這周會是哪個諸侯國”帝辛眼里閃爍著寒光問道。
正值壯年的帝辛很信任這位王叔,他能繼承王位還是這位王叔據理力爭。
雖然王叔有自己的私心,不過沒關系,帝辛表示沒關系,他能壓制住。
等費仲到來,聽聞后一下暴怒起來。
“管他是哪個諸侯,大王,臣請命,去征討不臣”
比干忍無可忍道“豈能用未來之罪,怪罪今時之人”
“管他是不是未來罪名,這些諸侯說不定現在就有不臣之心”
兩人當著帝辛面爭吵起來,最后被帝辛制止。
比干立即諫言,“請大王允許比干觀閱神跡。”
帝辛松了一口氣,“寡人請王叔來正是此意。”
前面說過商代酒風盛行,那么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引起的嗎
光幕中陳列多張出土的青銅器圖片,其中一個一個青銅面具造型之精美,連春秋列國都贊嘆不已,這可是八百多年前商朝的青銅器
這里不得不提起商代時同樣盛行的祭祀,從尚書中給商紂王列的罪名就能看出,商代早中期祭祀應該很頻繁,以至于商紂王耽于祭祀都能成為罪名。
商朝是一個人神共治的朝代,神分為三系,帝、自然神和祖先神,也就是天地人三神并立,這三系相互制約,沒有誰高誰低,商湯開國就具有濃郁郁神話色彩,所以王權和神權脫不開關系,當然人神共治這里的神不是指真正的神,指的是神在人間的代理神官。
光幕出現了多片甲骨文,一旁有對應文字翻譯。
商代的神官統稱巫,什么是巫,大家看字就能看出,巫就是溝通天地的人,人在中間,頭撐天腳踏地,這時候人神地位相等,大王就是人間真神。
商代的神官廣從甲骨文卜辭里記載的就有一十多個,顯然神官在商代是個大群體,擔任神官的都是什么人呢
自然是商代的貴族,這些貴族來自歷代王室。
有這么多神官,我們也可以料到商代祭祀有多頻繁,祭祀除了祭祀天地,各路神仙還有歷代祖宗,而祭祀物品除了人牲還有酒肉,祭祀完這些酒肉當然不會白白扔掉,由商王和貴族瓜分,這也是酒池肉林來源原型。
“酒池肉林”比干大為震驚,給先祖的祭祀也能怪到大王身上
大王都已經減少祭祀,惹得朝野動蕩,他多次勸誡,沒想到僅憑現有祭祀數量就令后人揣測為酒池肉林。
比干眼睛紅了,是誰污了大王的名聲
我們再看看商紂王第一條罪名,不用貴戚舊臣,這條和第三條的重用小人聯系
在一起就很好理解,就是指責商紂王不用貴族親戚反而用小人。
這里的小人指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