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拿這個理由來討伐商紂王,反而側面證明商朝女人參政之風盛行。
第五信有命在天,先不說商紂王有沒有說過,這條在尚書完整記載,是“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這句話何意面臨商朝即將滅亡,商紂王說我生有天命。司馬遷認為這是商紂王狂妄之言,商朝都快滅亡了,還說自己有天命在身。清溪倒是覺得若真是商紂王說的可
能是在反諷。
具體參照最后一條不留心祭祀談起,不留心祭祀這話指商紂王在位期間祭祀沒有歷代商王多。
不僅沒有多,商紂王還取消了人祭。
商周人祭非常鼎盛,那時候用來奉獻給上天的祭品叫人牲,是不是很殘忍
光幕出現一個個后世挖掘出來的殉葬坑。
商朝時期祭祀已經不在選蠻夷戰敗的努力,為了將更好的祭品奉獻給神明,往往祭祀的人選會是處女和幼童,這代表純潔。
在我們看來取消人祭絕對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但在當時看來,商紂王此舉是大逆不道。
這一點老秦家做得很好,不學中原,殉葬也選用陶俑,這才有我們后來聞名世界的兵馬俑
光幕中數不盡的兵馬俑成列在坑內,秦王政面色很復雜,祭品被發現只有一個理由他或者祖輩墓被挖掘了
實際上商朝中后期都是王權跟神權在爭奪權力,爭權奪利大家應該知道,明朝的黨政,東漢末年的外戚宦官之爭,周代的諸侯之爭,權力的爭奪從部落出現就沒斷過。只是跟其他朝代不同,商代的是王權從誕生就在跟神權爭奪權利。
權力這東西就這么多,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沒有妥協一詞。
神權壓倒王權可以參考西方歷史,西方神權壓倒王權結果,國王登基需要教皇許可洗禮。
實際上到了商朝晚期,王權和神權就鬧得不可開交,紂王的祖先就干出過射天舉動,眾目睽睽之下射天,做出這等大逆不道行為,其實就是在反抗神權。
再看看帝乙為何選擇子受繼承地位,而不選擇子啟兩人可是同父同母,難道真是比干給出的那個可笑理由,子啟出生時母親不是王后所以他是庶出,子受出生時母親是王后所以他是嫡子
還是說商朝就已經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度不成
其實不然,在商的三十位帝王中有一半是兄弟弟繼,真要看重嫡子又何來早年的混亂繼承局面
只有一個愿意,帝乙跟神權已經到了爭斗激烈的時刻,長子次子得到了神系官員支持,才讓帝乙選擇將王位傳給幼子
參照商紂王這最后一條罪名也能得知,他跟他爹一樣跟神權對著干。
其實也能看得出來,商紂王一生都在征討諸夷,正常來說出戰需要由神官占卜戰事順不順利才出征,商紂王時期戰事頻繁,肯定不會聽占卜結果,因為占卜結果不可能永遠都是順利。
后世一些人將商紂王列為反神先鋒,最后一位人皇,再結合封神榜這個故事就能看出,這是個神權微子啟為代表覆滅王權的故事,神權勝利了沒有從周王自稱周天子就能看出,神權戰勝了王權,天地人本該不分上下,變成了天地強壓人頭上,從此人間再無人皇只有天子。
劉徹大為震驚,原來天子是這般來的,原來商朝是人神爭權的時代
秦王政叫來了史官,“周史可有婦好記載”
史學家大汗淋漓回答“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