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瞪大了眼睛,“打贏了還要賠錢還有這種好事”為何宋朝不在這個時代他愿意派一隊人馬佯敗,弄點小錢花花。
李世民搖搖頭,重文輕武,宋朝的皇帝都是傻子嗎
軍隊是皇帝手里最重要的一把兵器,自己丟掉了自己的武器,難怪后世之人總看不起這個朝代。
說起宋朝大家都一肚子火,宋朝變成了慫朝,對外不行,窩里橫是第一。
光幕上出現一卷書,徐徐展開是“清明上河圖”。
鏡頭在清明上河圖上緩緩移動。
那繁榮景象吸引了不少皇帝目光。
趙匡胤很自豪,畢竟這是他一手創下的江山可聽到天音稱呼宋朝為慫朝,他臉立馬黑了,他就搞不懂,他之后繼位的是他哪個兒子,為何會錯誤領會他收回兵權的意思
他將女兒侄女嫁出去聯姻,收回兵權是將兵權集中在自己手里,不代表就放棄兵權,他還心心念念想要收回被石敬瑭送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到底是哪個王八羔子干出了這種事
這里清溪要澄清一下,宋朝真正走歪路不是從宋太祖趙匡胤手里,而是從他弟弟趙光義手里,這位高梁河車神以一己之力帶歪了宋朝。
趙匡胤盯著光幕,腦子一嗡,啥玩意,繼位的不是他兒子,是老三
他又不缺兒子,腦子有病才會讓老三繼位,趙匡胤立刻陰謀化了。
難怪老三這么積極讓他收攏兵權,這是想著接手后他那些老部將沒法反
之前說過武則天和李治那一期,大家應該知道這夫妻二人是親密無間的政治伙伴,可大家或許不知道趙匡胤和趙光義在對親兄弟也是政治伙伴。
宋朝剛建國那一年,趙光義領兵征討李重,經過高粱河一事大家應該知道趙光義的領兵能力,去征討李重其實就是他哥安排他去鍍金。
鍍金回來,趙匡胤很快封自己弟弟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啥意思,就是大宋的丞相,正所謂打仗父子兵,趙匡胤不相信外臣外戚,只能信任自己親兄弟,也就是說從這時候起,趙匡胤負責對外征戰,弟弟趙光義負責內政穩住大后方。
是不是很眼熟武則天跟李治就是這操作,李治在位不斷打仗,內政就是靠老婆幫忙。
李治比較聰明,權力分給老婆,老婆又沒辦法篡位,趙匡胤這個憨憨就有點傻了,將大后方交給了自己弟弟,好好家伙,這大后方直接被自己弟弟給滲透了
公元976年開寶九年農歷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
宋太宗。
趙匡胤手在顫抖,再傻也能看出問題來。
他為何提拔幾個兄弟,還不是為了提防外臣,這年頭是個有權力的權臣都會蠢蠢欲動想嘗試坐一下那個位置。
他以為將權力分散給兄弟就能避免這種事,現實告訴他,哪怕是親兄弟,該下手時絲毫不手軟
他錯了,李世民和李建成這對親兄弟的前車之鑒還不夠嗎
只是怎么會是老三
趙匡胤這幾個兄弟里只有老三稍微有點才能,只是老三不擅長軍事,因為手里無兵他才放心將朝政交給他
也就是說這次繼位波瀾不驚,仿佛理所應當一樣,后來史書還怎么給趙光義洗的,說他出生前,他母親就夢見紅日入腹,他出生當晚滿街巷都是紅光和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