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蕭太后喜笑顏開,哪怕知道高梁河之戰沒能抓住宋帝都無妨,宋國皇帝忌憚武將,這可是個大好消息
大家現在看趙光義是不是就一笑話,可實際上卻小瞧了這個,別看人家打仗不行,玩政斗是骨灰級玩家,畢竟歷史上靠文斗搞掉開國皇帝的只此一家,關鍵還坐穩了,將武將都被拿捏得妥妥的。
再說說澶淵之盟是怎么一回事,前面說了趙光義打仗不行,可再不行也沒跟遼國講和國過,基本上在位期間都在跟遼國打仗,可以說初心不改,一心一意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實現大一統。
可到了他兒子宋真宗就不一樣的,宋真宗這人愛好和平,一心向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簡單來說就是被文人教壞了腦子,總是干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他繼位后宋朝跟遼國也打了二十五年仗,這一回遼軍直逼汴京,這可把宋真宗嚇壞了,朝廷上下一致決定“逃”。
光幕又回到清明上河圖的慢慢旋轉鏡頭。
大家看了是不是很眼熟,明朝土木堡之變后也是這種情形,明朝于謙站出來反對逃跑,宋朝的宰相寇準也站出來了。
懂歷史的都知道在朱元璋出現前,自古北征南容易,南征北很難,西晉沒了,退縮到南邊的東晉安于一隅,坐視北方胡人政權打成一團,再也沒能力收復破碎山河,為什么歸根結底還是地理問題,南方多是丘陵地貌,無法養出好馬,機動不行,如何跟北方敵人打宋朝一旦難逃,可就陷入了跟東晉一樣境地,只能被動等著被敵人剿滅,這時候只有皇帝親政鼓舞士氣背水一戰。
剛出
宮門的趙匡胤點頭,不能退,后唐退了,再未收復失地。
可宋真宗就是個文弱書生,你讓他御駕出征不是難為他嗎
趙光義瞪大眼睛,他怎么選了這么個沒種的兒子做皇帝宋真宗是他哪個兒子
這真不能怪宋真宗軟弱,他是趙光義三子,本來就不是趙光義心目中的繼承人,他大哥趙元佐跟叔父趙廷美關系好,自己爹登位后一直針對趙廷美,他就一直很愧疚,后來趙廷美出事,他幫著求情未果,趙廷美死后,他精神跟著有些不正常,無法為叔父報仇,他只能發泄縱火燒了宮殿。這一連串行為把趙光義氣壞了,直接將他廢為庶人,等于將他踢出皇位繼承人之列。
趙匡胤已經來到趙光義府邸門口,看到趙元佐行為,他嘆了口氣。
“好孩子”
一想到趙光義所作所為,他眼里冒出兇光
敢殺他弟弟
按理說老大廢了,還有老二也輪不到老三宋真宗才是,不幸的是老二趙元僖病死了,被宋真宗撿了個漏。
趙光義一臉震驚,老二會病死”
跟胳膊肘往外拐的老大相比,趙光義最喜歡的就是老二,老二處處像他,他曾暗戳戳地想越過老大該立老二做太子,誰能想到老二是個短命的
性格軟弱的宋真宗撿漏繼位,面對來勢洶洶打到家門口的遼軍,宋真宗都快嚇死了,寇準還讓他御駕親征這不是難為他嗎
最后,宋真宗還是被寇淮連哄帶騙御駕親征了
李世民羨慕壞了,這還有皇帝被連哄帶騙送去親征的怎么不送他
他想御駕親征都想死了,可惜做皇帝就是有一點不好,甭想再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