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可對于趙宗實來說這些全都是陌生人又因為做過皇帝的養子,家里對他態度也有些不同。
本來沒什么,皇帝有了親兒子,趙宗實未來人生應該跟自己父親一樣安心做一個宗室,可一個壞消息傳來,皇帝的兒子夭折了,這下趙宗實又顯眼起來,接下來的皇帝生兒子死兒子,臣子又逼皇帝立趙宗實,不僅皇帝憋屈,趙宗實也是心驚膽戰。
剛步入少年的趙宗實大概比任何人都希望皇帝能有個兒子,這樣也省得自己成為文人嘴里要立的宗室之子。
可惜,皇帝折騰了十多年都沒能生出兒子,到了嘉祐七年皇帝生出的最后一個孩子還是公主,再也沒法生出兒子的皇帝妥協了,立了趙宗實為皇子。
天音話音一落,好似應了一般,有內侍匆匆忙忙跑進來,“官家小皇子發起了高熱”
趙禎面色慘白,也顧不上母女倆搖搖晃晃往外跑。
苗貴妃松開手,再一看她懷里抱著的哪是福康公主。
苗貴妃搖搖頭,我們這位官家呀heihei10”
福康公主掀開簾子走出來,“阿娘,父皇不就是心軟才被李家拿捏嗎”
苗貴妃一臉喜氣道“好在官家這回答應了讓你自己挑夫婿,我們盡快挑選一個好人家,省得官家又反悔”
福康公主臉一紅,“娘”
趙宗實被立為皇子后,半年皇帝就去世了,大概是驚喜來得太突然,長期壓迫的趙宗實跟著瘋了,真瘋還是裝瘋
很明確是裝瘋,新帝顯然是想借機試探太后和朝臣,畢竟是被推上皇帝之位,他手無權力不過是個傀儡天子。
趙宗實在位四年,前兩年是曹皇后掌權,等他大勢穩后才親政,親政之后他敢于跟明嘉靖皇帝一樣的事,首先為親生父親爭取名分,是皇考還是皇伯。
別小看了這名分之爭,趙宗實本來是小宗,現在成為皇帝是大宗,若自己親爹是皇考,那自己就是小宗變大宗,自己爹這一脈成為主枝,可若是皇伯,自己承的還是宋仁宗一脈,自己爹那枝還是小枝。
雖然名分問題不影響他當皇帝,卻影響他手中的權力,說白了借著名分之爭從臣子手中奪權。可惜這位皇帝沒料到自己只在位四年,身為皇帝可以靠著身份讓自己爹成為皇考,可自己去世,他爹又成了王爺。
這一招多厲害,看嘉靖皇帝如何拿捏朝臣就知道了。
趙禎已經顧不上后事,只一心奔著兒子去。
朱才人一臉焦急抹淚。
御醫正努力為小皇子降體溫。
到了趙宗實兒子,趙頊登基,也就是宋朝的神宗,這位皇帝一上臺就支持新政,這時大宋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個念頭,許多政策弊病顯露出來,社會矛盾問題重重,再加上常年給西夏和遼國歲幣,財政負擔嚴重,國家面臨三冗兩積問題,三冗是冗兵冗官冗費,兩積是積貧積弱。
事實上這些問題在宋仁宗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范仲淹為首的改革派主導“慶歷新政”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官員貴族利益受損,宋仁宗耳根子軟,最后失敗了。
問題不解決,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并不代表問題就不存在,又過去十多年到了神宗繼位,這些問題更加嚴重了,神宗顯然是個有野心的皇帝,親自請了新政的代表人物王安石來主持新政,可惜沒扛不住兩宮太后,皇親國戚、眾多大臣的壓力,兩度罷免了王安石,新政再次失敗,這次失敗再未能有挽救大宋的人出現,大宋最后滑落深淵實屬活該
這句話重重響在宋朝歷代皇帝耳邊,趙匡胤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真是天殺的趙光義要不是他胡亂瞎篡位,致使皇位傳序先天就歪了根子,又怎么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心里有了不好預感,該不會是爛攤子無法收拾了才甩給他這一脈子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