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冷哼一聲,“有什么不敢的,前些年大索強迫世家往外吐人口,已經得罪死了這些人,這些世家又一向看不起我等有鮮卑族血統,天音出現可不給這些人找了個好瞞騙庶民的借口”
他姓了四十年的普六茹就是原罪,在漢人世家眼里,甭管他有沒有改回漢姓,他們只有一個態度就是不認。
哪怕楊堅可以以漢人身份來哄騙天下人他是漢人血統的皇帝,可在世家眼里,他卻是不折不扣的鮮卑皇帝。
可問題是幾百年戰亂,這個時代哪里還有存在的漢人
血統
能活過戰亂,誰能保證自己祖上沒竄了胡人血脈
“圣人可要調遣軍隊鎮壓”
楊堅拍了拍妻子的手,倒也沒到那個地步,些許皮癬而已,只是世家對我的試探。唉,當前緊要關頭是將二郎送走,待人送走我才能專心應對朝中復雜形式。”
其實將大兒子二兒子送出去,也是為楊家分散滅族風險。
這個混賬次子,外人還未動手,他倒是好,對手足不留情面,結果自己還玩崩了,死也就死了,還讓他面臨子絕孫下場
唐朝建立誰敢信還容許前朝皇室男丁活著,恐怕跟他一樣趕盡殺絕
各位觀眾老爺們好,讓你們等待已久了,今日我們來做一期特別專題,以端午節為主題來聊一聊跟這個節日有關的歷史人物。
光幕在各個位面彈出,有些在凜冬時期看到這不合時宜的講解不由會意一笑,看來天音所在的后世跟他們的節氣并不一致。
剛以身作則領著眾多大臣種完痘的李世民并未回宮,而是在城外的寺廟。
他正在翻閱已經解封的評論區,“可能大家不知道八十年代我們很多機關單位都在學貞觀政要,學的是什么,是對外開放態度,這種開放態度跟之后的改革開放息息相關。”
“李世民是千年難得一出的好皇帝,雖然殺兄殺弟,跟馬克思那句話資本誕生伴隨著血腥如出一轍,可他當皇帝卻是一個好皇帝,千年難出一個,這種對外的開放態度,直接讓大唐每個基層都轉起來,他的殿內有幾座屏風,上面寫得都是縣令的名字,李世民對于基層干部很了解,因為他知道掌握了這些縣令就等于掌握了整個大唐”
李世民喟嘆一聲,值了,光這句話就值了,往后他再也不必抱著對兄長的愧疚,他這個皇帝做到千年后的人都認同,還有什么愧疚心理
他是個好皇帝,光這一句話就值了。
提到端午節大家想到了誰是不是想到了屈原,江湖傳言,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祭拜屈原,其實不是,正確來說端午節其實是祭拜了三個人,這三人中祭拜屈原的傳播最廣。
端午節和清明節、中秋節、春節并列成為我國四大節日,大家應該不陌生,畢竟每逢節假日惱人調休就能讓大家吐槽一回,其實在屈原死前,我國古代百越地區就有農歷五月五日賽龍舟祭拜圖騰的部族,那時候百越不屬于中原,這個節日自然不屬于中原,其實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
之所以傳開是因為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入汨羅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紀念屈原,百姓往河里投放米團,本意是不然魚蝦吃屈原遺體,發展到后來演變成吃粽子,掛菖蒲艾草,灑雄黃酒、系五色線、戴葫蘆、佩香囊,孩童還要額頭點朱砂,其實是祭拜祖先來祛除邪祟,湖南湖北等地端午節紀念的是屈原,到了江浙一帶就復雜了,祭拜的人物變成了伍子胥和曹娥。
部分人可能不了解,屈原和伍子胥都是楚國人,只是一個愛國以死報國,一個恨
國,差點引敵國滅掉母國。伍子胥比屈原要早生兩百多年。
這個愛國和恨國的國家就是兩人的母國楚國。今日我們先來說說伍子胥跟自己母國楚國的愛恨情仇。
大家對楚國有什么印象是誕生了朝秦暮楚和買櫝還珠這類成語,還是出了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