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不少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是惡月里最惡的日子,在我國古代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也被人忌諱,命硬克親,男害父,女害母,最有名的就是孟嘗君和宋徽宗趙佶,前者通過自己努力擺脫了“端午子”這個惡名,后者直接將自己釘死在這個惡名上。
從屈原開始,端午節和愛國牽了關系,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最后一位出場跟端午節有關的愛國人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我們每一個人都讀過背過,應該知道我們接下來要出場的人物是誰了。
朱元璋感嘆一聲,“是文忠烈公。”
南宋晚期,居于一隅茍延殘喘的南宋終于跟元軍對上,當時的元軍陣勢熊熊,畢竟是打下了大半個歐洲的強勢帝國,重文輕武的南宋拿什么跟元軍相抗
光幕出現了一張元朝地圖,浩浩蕩蕩比唐朝最鼎盛時期都不遑多讓。
南宋占據的那一小片領土,看起來有點可笑。
李世民握緊了手指,果然不能讓游牧民族做大,占據了中原的游牧民族無人能夠抵擋。
兩宋從來不缺少英雄,只是上層拖后腿,岳飛時期差點收復燕云十六洲,結果被完顏九妹抹去了這個希望,從此北方漢人再也未能集聚反抗。
到了南宋,朝廷依然耳目閉塞,是看不出蒙古人的強大嗎不,連滅亡北宋的金朝都被蒙古人鐵騎踏平,南宋又豈敢主動對上蒙古人。整個南宋官方都是被動抵抗元軍。
或許是有敢朝廷無能,文天祥將朝中上上下下都罵了一遍,結
果也不出人意料,他被流放了。不過這位可沒有屈原和岳飛的死腦筋,流放途中他逃了,跑到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可惜他勢單力薄,籌集的抗元軍隊沒能打過元軍。
此時的南宋已經一退再退,退到了嶺南,最后還是被俘虜,被囚禁在元大都三年未投降,還在端午節這日寫下了一首詩來元人。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文天祥從容就義,這樣硬骨頭的不只有文天祥一人,崖山之戰后,陸秀夫抱著幼主殉國,十萬軍民也追隨舊主投海,網上還一直流傳一句話,“崖山之后無中國”,有氣節的中國人都隨著南宋一同死去了,留下來的都是毫無節氣的軟骨頭。
很多人譏諷朱元璋殺功臣,大贊李世民善待功臣,可惜這些人完全無視兩朝的差距。
李世民的功臣是誰那都是當時最頂尖的精英,是世家貴族,是關隴貴族,這些人早過了吃相難看,哪怕剝削也很優雅,溫水煮青蛙。
而朱元璋吶,他那些功臣全都是江淮被他提拔出來的同鄉,跟他是一樣泥腿子出身,這些人自幼接受的就是蒙古人是最高人種,視百姓如豬狗,沒什么見識,而這些人一旦得勢,就會變得猖狂,學的都是往日蒙古貴族行徑,對待百姓也如豬狗,敢問朱元璋敢放任嗎他怕建的不是大明,而是另一個元朝
以上是清溪的吐槽,今日關于端午節專輯就到這里,在本期視頻里祝大家端午安康,福壽綿延,我們下期再見
光幕一暗,李世民迫不及待點開評論區。
咦咦,是沒有新朝代人出現嗎
七七祝u主端午節也安康,學到新姿勢了,原來賽龍舟是最早出現,我只知道吃粽子和咸鴨蛋跟屈原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