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小步走進來,“爺,福晉派人請您過去一趟。”
胤禛當即起身,剛出門便回頭問慢了幾步的蘇培盛,“方才三阿哥的話都聽到了吧”
蘇培盛忙回答“奴才這就派人去辦。”
目送主子快步離開,蘇培盛喊來自己的小徒弟,“主子的吩咐都聽到了吧你親自去,將三阿哥身邊的奴才都查一遍,看是哪個不要命的糊弄小主子”
“是”
“玉米土豆番薯”
深夜,李世民在床上輾轉反側,內心煎熬。
好糧種啊
為什么上天沒有降下良種給大唐
這可是能養活上億百姓的神種啊
大唐距離良種出現的大明晚期,起碼隔著五六百年,這良種不用說了現在肯定是尋不到。
李世民突然坐起身,打開光幕盯著地圖,目光惡狠狠放在了那片遼闊隔海相望的大陸
“我要是一只鳥兒該有多好”
肯定能夠帶著良種跨越大海
以前只聽過這幾樣良種,李世民并未放在心上,如今知道可以憑空養活上億人口,他狠狠心動了。
第二天大朝后,李世民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他要去巡視船廠
這突如其來的宣告,讓百官措手不及,聰明人很快聯想到昨日天音說的神種,眼里滿是精光。
也有人裝傻,勸諫皇帝夏收在即,從長計議。
當然李世民要聽,他也就不是李世民了。
轉天浩浩蕩蕩的龍舟帶著天子大臣開向揚州,再通過揚州來到了明州。
寧波不僅設有造船廠,還有鹽場,鹽場有官營業也有私營。
天幕出現帶來的曬鹽法,直接讓沿海鹽產量暴增,若只是私鹽,可能還會通過控制放出的量來控制價格,可惜還有攪屎棍官營鹽存在,官營鹽只要比私鹽價格低上幾文,再設個按人頭限量供應,直接讓市面上鹽價按住想漲都漲不上來。
甚至皇帝的船還未到明州,鹽價已經應聲下降。
船從洛陽出發,二十年前還是一片尸骨的運河,如今商船如織一副太平景象。
李世民站在船頭上,發出了一聲感嘆。
“楊廣當年還是很有遠見的”
楊廣有千般不好,還是對大唐有貢獻的,他留下的幾個工程不論是修運河還是修長城,全都是大唐接收最重要的遺產。
楊廣不修,大唐也要修。
如今好處大唐得了,罵名楊廣背了,李世民難免有些過意不去。
要不回頭給便宜岳父遷墓,多陪些陪葬品,免得被后世人奚落太過窮酸,最好再放些記錄他李世民雄偉事跡的書籍,讓后世子孫瞻仰一下老祖宗的英姿
李世民在行
動,其他朝代統治者也沒閑著。
能多養活上億百姓的神種太具有吸引力了,大明的船只已經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