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皇帝竟然帶頭貪污,那可都是民脂民膏,他不相信弘歷不清楚那些錢財的來源。
這些錢都花在了哪里一方面是打仗上,乾隆晚年自得自己是十全老人,這里的“十全”是指乾隆地十次大獲全勝的武功,這十個武功分別是兩次平定準噶爾、兩次平定大小金川、兩次征戰廓爾喀,平定大小和卓、平定臺灣、清緬甸戰爭、清越戰爭各一次。
胤禛神色緩和了些,這些錢用在正事上,也不是不能理解。
打仗多費錢他能不知道
漢阿瑪那么多虧空,除了北巡南巡,還有不少是平定準噶爾時留下的爛賬。
乾隆雖然有夸大自己的功績,可這些戰爭卻都有其事,這十場戰爭花下來的錢肯定不是小數目,再加上乾隆學習祖父六次南巡,讓國庫不堪重負。
乾隆身為一個富二代,從小未吃過苦,當皇帝后想讓他吃苦那是不可能,生活上享受先不提,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不是要修六次南巡巡山游水的錢該不該花
到了乾隆中后期,清朝腐敗已經很嚴重,但是乾隆根本不管,為了弄錢,他還帶頭索賄,也就是和珅提議的“議罪銀”政策。
這個政策就是臣子犯錯可以拿銀子贖罪,乾隆中后期的大部分零花錢都是從這個“議罪銀”得來,“議罪銀”制度出現導致了一個嚴重后果,那就是乾隆晚年腐敗嚴重,嚴重到什
么程度,可以稱為中國古代腐敗之最。
胤禛眉頭緊皺起來,就是這個政策讓他將弘歷從他生母身邊奪走,這么小的孩子從哪里學來的壞習慣,貪圖享樂,這一定是他專注奪嫡顧不了后院時跟他生母學來的壞習慣
胤禛不承認這孩子是學祖父。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省大臣貪污受賄了,在雍正朝是砍頭的罪名,到了乾隆朝花錢贖罪就了事了,這交罰款的錢是從哪里來,挪用公款來交罰款,當時大江南北官場腐敗橫行,地方糧倉留存稅銀根本對不上賬,哪怕有官員上報給了乾隆,乾隆也是自欺欺人,包容這些貪官甚至還提前告知自己要查貪腐。
胤禛坐不住了,弘歷竟然還干出了這等荒唐的事
他雖然拿到了后世人給的歷史書,上面也只記載了緊要的事件,更詳細的內容并沒有記錄,相較于這些史書,他更想要的是清廷實錄。
身為皇子他自然知道皇帝身邊有一群人記載當時發生的事,而不是經過后世人涂抹修改過再呈現出來的歷史。
自古查貪腐哪個不是偷偷來只有乾隆光明正大,還早一步在欽差到之前提前通知地方官員,皇帝和臣子一起貪污,也是開了先河。
可恨自己兒子太少,沒得選
胤禛扼腕,他知道自己未來就活下來四個兒子,弘時傻乎乎被老八哄騙,老五弘晝不著調,小兒子出生太晚,數來數去只有弘歷適合。
弘歷早年還算英明,也能聽得進去臣子勸告,誰能想到隨著他年紀大了,會好大喜功,聽不進勸不說,還活了那么長時間
很多人不承認乾隆年間盛世,認為這不過是一場他自欺欺人一個人的騙局。
乾隆晚期的時候可能不知道,當時前來要求通商的英國使者已經傳出了大清國力衰敗的消息,當時英國的軍隊已經準備來打大清,若不是在印度遇見了印度起義,大清可能在乾隆年間就跟外國軍隊對上。
乾隆臉色很陰沉,區區蠻夷小國竟然也敢來攻打大清,當他不知道那英國還沒臺灣大
說到這里清溪就不得不惋惜一句,若是當時對上,可能會讓清朝被迫打開閉關鎖國政策,強逼著清朝放眼看一看全世界,而不是在之后幾十年里錯過了發展時機,人家鐵艦堅炮轟開過門,大清還拿肉身來堵槍眼。
好了,關于乾隆的解說今日就到這里,哈哈,勉強湊夠了一期解說,下期我們帶來了解一下王朝的三百年魔圈論,感興趣的給個一鍵三連,我們下期再見。
光幕突然暗淡下去,乾隆臉色難看到了極點,此刻京城誰不知道他未來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