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兒子也頂多讓科舉多了道殿試。
李淵那小子的兒子也只做到讓科舉不會夭折,只有武則天那個女人才能在逼得無人可用情況下創下糊名制科舉。
武則天能用,是因為她身份特殊,以女子之身掌管天下本就得
罪世家,不怕多得罪一些,糊名制反而能幫她挑出更多寒族出身的人才,不至于人才全被世家壟斷。
他不行,他要是提出來,等他死后,世家就敢改朝換代。
楊堅眨巴眨巴眼睛,對如今的大隋越發不抱信心。
算了,他還能活幾年,在活著的時候給楊家留兩條后路足夠了。
他大隋不是他的大隋,是他和世家共同的大隋,還不一定能撐下去多長時間,隨它去吧。
楊堅嘆口氣,精神有些疲憊,一下子仿佛老了許多。
他腳步蹣跚往后宮走去,皇后狀況比他還要不好。
起先不過是小風寒,現在是越發嚴重了,嚴重到了起不來床。
楊堅心寒呀,知道皇后是扛不過去這個劫了。
可惜天音來得太晚,要是在開皇元年,他還有精力跟世家斗。
而現在呢,他已經是快要去見閻王爺的老頭了,沒幾年好活了,知道未來會斷子絕孫,他只想給兒孫安排好后路。
楊素現在心情很復雜,作為征戰沙場的老將,頭一次遇見這么棘手的情況。
他楊素今年四月才投靠晉王,結果才不到一年,就要親手去捉拿自己投靠的主子。
楊素不敢放水,只能硬著頭皮前往。
嘆了口氣,否決了兒子楊玄感想要參戰的想法。
陛下沒有殺子之心,只是想剪除借晉王之名的妖人,等拿下江都他只需要將晉王押送去嶺南即可。
真要讓兒子出戰那才會鬧出大亂子,當他不知道長子未來會謀反,死于晉王命令下
長子那點小心思能瞞得過誰
楊玄感被父親拒絕很不爽,父親不讓他去,不代表他沒辦法,很快楊玄感去求助叔叔楊約。
巧了,楊素投入晉王門下,連帶弟弟一起投了。
現在這尷尬立場還真不能怪楊素,當初楊堅對廢太子之心開始動搖,再加上有皇后敲邊鼓,晉王表現又遠超過太子。
明眼人都看出儲君之位不保,今年皇帝讓晉王領兵跟突厥作戰就是給他刷功績。
提前站隊晉王,是穩賺不賠投資。
可天音降臨,讓一切都變得尷尬起來。
晉王不是表現得那么出色,未來更是將大隋帶入滅亡。
楊素其實不在意改朝換代,他是弘農楊氏,不論哪個皇帝登基,都無不能無視楊家。
頂多選擇的是其他支系。
楊素嘆口氣,皇帝選得好呀,選他去處理晉王叛亂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