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批閱奏折,批到一半,看完轉交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皺眉,“開海禁”
開海禁成為近日熱門話題,不吵到了朝堂上,南京城內也有百姓在討論。
因是天音鼓勵,錦衣衛沒接到命令,也不敢拿這些大勢討論的人怎么樣。
朱元璋也知道是哪些人,京城的學子。
他已經有好些年未開科舉了,這些讀書多年找不到出頭之日的學子積攢了不少郁氣,這是借著天音之勢來抗議他。
朱元璋輕蔑一笑,“鼠輩爾。”
朱標輕輕咳一聲,“父皇,天音說得也對科舉是給底層人一個向上奮斗的口子,我們不該堵住。”
朱元璋搖頭,“我如何不知”
只是前面幾次考出來學子只會四書五經,問政事、刑法、農事,一竅不通。
他挑選的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官員,不是一群不問人間世事年輕人。
這些人最后沒處安置,還要花錢糧養著,老朱何曾吃過這般大虧
還沒有人白白占他老朱便宜。
見親爹心中有數,朱標掠過這話不提,又重新說起了開海禁一事。
“非得開嗎”
老朱皺眉,因老朱吃過水軍的虧,也知道沿海一些跟倭寇糾纏的匪徒,正因為大海沿海太長,幾十萬水軍都打不住,他才不想白白養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現在還在跟北邊作戰。
朝廷沒錢了。
老朱節省了一輩子,當上皇帝也沒過上幾天多好的日子,這些錢用來養兵了。
養兵打心腹大患元蒙,他心甘情愿。
養幾十萬吃白飯的水軍,他不樂意。
“倒也不用。”
朱標看了眼折子開口道。
老朱眉頭立刻松開了。
朱標繼續道“云南王沐英知曉爹您的憂慮,花了大價錢求問了后世不開海禁的方法。”
朱標一本正經道,還是他英哥懂他爹,他爹太摳門,本來花錢就能問到答案,偏偏不愿意出這個錢。
朱元璋熱淚盈眶,“還是英哥兒念著咱吶”
若是其他人敢私自問這種砍頭的問題,老朱肯定當對方有不軌之心。
但要換成云南王,老朱就沒有這個想法,沐英是他兒子,兒子孝順老子有什么問題
再說沐英一脈對大明的忠心可是經過時間驗證的。
朱元璋一抹眼睛,問“說說,英
哥兒折子里都說了啥”
朱標“爹,后世人的意思是初期沒必要開海禁,沿海漁民對抗風險弱,不開海禁也是保護他們,后世人的意思禁止民間下海也就算了,不能朝廷自己也限制了。”
“什么意思”
朱元璋凝眉,“這是讓咱學老四那混賬玩意,官方組織船出海交易”
“爹,大哥折子里附帶了幾個配方,一是制冰糖法,二是造玻璃法,三是燒水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