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盛產價格也有所下降,普通農家人在過節過年也能買些糖做些甜食嘗嘗。
大宗糖交易都放在了廣州府,每年春日就有來自全國的商人前來收購糖,越是過年廣州府就越熱鬧。
元宵節,北方草原雪未化,南邊的廣州府已經像是入夏。
有人提前換上了薄衫,也有穿著短皮裙,神情拘謹一看就知道是剛出山不久的土著。
大唐對于這些野人態度和善很多,主要是地方官府都有每年人口增長的指標。
有些地方催生,有些地方將主意打到了深山里的野人身上,又是哄又是騙,想要騙下山做良民,這態度跟多年前那自是不同。
往前數十年,野人在官府眼里就不是同類,跟猴子劃等號。
現在不一樣了,皇帝一心想要增加國家人口,還將這一目的變成官員政績指標,官員態度想不變通都不行,這些野人還哪里是猴子,一個個全是地方官員的政績
嶺南一帶地大物博,就是人口少,府城有數的就那么幾個,原來跟中原隔絕,這里又有瘴氣,經常被中原視為流放之地。
可現在不一樣了,嶺南翻身了,那通往外界的路修得又寬又大,不想坐車還可以走海路。
海路更加方便了,坐船一個月就能抵達江南。
這些先略過不提。
這神色拘謹的土著是深山里一個部族的勇士,他旁邊還有一個跟他臉色同樣黑紅,神態明顯自然很多的青年。
拘謹的土族叫阿布,旁邊那位是他表哥。
兩人不是同一部落,一個月前阿布表哥突然來到他們部落帶來了布匹和鹽,只為換取部落外面野生柘。
柘這東西對于部落來說不算好東西,部落周圍隨處可見,雖然有些甜味,但啃多了腮幫子很酸。
又或許是自小吃多了,部落族人已經不愛吃,留在野外任其生長。
偶爾部落也會拿來制作石蜜拿去跟貨郎換取需要的物品。
只是陶罐是緊缺貨,沒人舍得拿來煮柘汁,再加上貨郎收購石蜜價格很低,賣石蜜的錢還換不回一個陶罐,久而久之無人愿意做這虧本生意了。
或許是自給自足慣了,部落對外界貨物沒什么渴望,久而久之直接將柘當成無用之物。
現在有人爬了幾個山頭說要換這些無用之物,部落的族人當然愿意。
阿布表哥帶來的鮮紅和湛藍色布料都是他們生平未見過的,比每兩個月來一次的貨郎售賣的還要好,這不一下子就有人心動了。
柘雖然允許收購,可將上萬根柘運出山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布他們所
在部落在深山中,要翻好幾個山頭才能到外面去,走出去一趟沒有四五天是翻不出去。
而他表哥所在的部落離他們也就隔了五個山頭,離外面要近一些,翻個兩天就能出去,以前沒有貨郎的時候,幾個部落缺鹽,都是跟表哥所在部落交易。
表哥他們的部落人以前會拿著獵物跟山下村子換鹽。
因為跟外界接觸多了,他們也并不算與世隔絕。
部落里以為很難的問題,沒想到被表哥輕易解決,表哥進部落時還背著一口非常大的鍋。
直接利用這口鍋將柘漿煮成了石蜜,這石蜜可不比柘容易帶上。
部落上百戶人家忙碌了小半個月才將柘全部煮成石蜜。
表哥也沒有隱瞞,直接說了山外城里有商鋪花大價錢收購石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