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來得正好,我要告訴您一件大喜事。”
扶蘇拉著淳于越往書房跑。
淳于越一臉莫名,等進了房立刻看到地上的竹筐以及竹筐里的紙張。
扶蘇撿起一張紙放在桌上,他拿起筆寫下了子曰字樣。
“老師這是少府新造出的紙,比竹簡方便攜帶,就是容易破損,但是也有優點,價格低廉。”
扶蘇壓低聲音,發出惡魔低語“老師如今大秦已經一統,儒家也到了一統的時機,還請老師召集我儒家高才,統一儒家內部紛爭。”
孔子死后,儒家也內部分裂,分八個派別,別看儒家現在一致對外,對內也是分裂厲害。
各個派系都認為自己才是主系。
一旦編輯自家學說,扶蘇敢肯定儒家自己就能打出狗腦子。
淳于越眼睛一亮,從紙上看到了儒家統一的希望。
儒家為何能成為顯學,就在于孔夫子的有教無類。
春秋時知識從貴族士族再次下沉,下到販夫走卒村夫都能學。
一條咸肉就能拜師,儒家做到了往下傳播知識,儒家學子眾多,自然而然就成為顯學。
淳于越還不至于看不見紙的好處,竹簡替代青銅器,讓知識從貴族下沉到士族手中,又傳到庶民手中。
紙意味著傳播的范圍將更大,儒家學說若是傳遍大秦,到時誰還能說儒家不是國學
“孤準備奏請陛下將稷下學宮搬到咸陽來,只是孤還有別的事要做,還得麻煩老師促成此事。”
淳于越眼睛發亮,“此事且交給我。”
扶蘇笑著送走淳于越,總算是將老師送走了,回頭再派人跟儒家其他幾派泄露消息,說老師準備力壓其他派學說,主推自家學說,想來其他幾派都會不同意。
說不定還會吵個幾
年,有這件事牽扯住老師的精力,總好過明年反對焚書遭父皇處死要好。
老師哪里都好,就是倔強堅持分封制,一心想要回到天子坐堂,諸侯拱衛時代。
卻不知,周治理天下靠的是“禮”,秦治理天下靠的是“法”。
周的分封制拿到秦朝會水土不服,讓天下再次陷入戰火。
大秦好不容易才吞并六國,若是施行分封制,豈不是又回到戰國時代
扶蘇敲了敲腦袋,也懷疑自己當初怎么會有那幼稚的想法。
他想了想,好像是幾個弟弟都在他耳邊說過怕以后生活困苦。
大秦對于宗室子弟可不算好,他也是念著分封弟弟們,讓他們有著落才支持分封制。
“唉。”
扶蘇眼神復雜,“我當初是真傻。”
三年之后,大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源頭要來自長公子、不是皇太子扶蘇。
麥子的吃法改良,讓種麥子的田畝超過了種粟米,鐵的高產讓各種農具大量下沉地方郡縣。
還有收割機,剝粒機、鼓風機的出現,讓粗耕變成了細作。
六國故土私下里還是有暗潮涌動。
但是近來要改制的消息傳來,天下嘩然。
改制并不是從郡縣制改成分封制,而是在郡縣制基礎上再平添一機構。
就是將天下改城州縣制。
六國原地盤分成幾個州,這個州上的縣都歸州管。
州的劃分也不是趙國的地盤分一個州,而是肢解成幾個州,原先跟齊國截然地劃分在一個州。
總而言之就是盡量將六國全部肢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