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是啥?朝廷的大學。要說接受新鮮事物什么人最快,那必須是學生。這個年代沒地方找初高中生去,能混到大學生身邊也不賴。
這些大學生都是未來的朝廷命官,如果讓他們喜歡上打羽毛球,那飛鷹社以后的買賣還用發愁嗎?
洪濤最不習慣的就是古人的描述能力,他們說話太節省了,能用一個字表達的堅決不用兩個。
富姬說是朱雀門外,其實這個地方離朱雀門還有一里多呢。好在三個人都有車……不對,是馬,多一里少一里也不覺得累,反倒讓洪濤把內城外的汴梁城多少見識了一下。
重新返回州橋折向南,沿著御街走大概一公里的樣子就是朱雀門。出了朱雀門街道兩邊就熱鬧了起來,全是密密麻麻的店鋪,以賣食物的居多,家家還得掛著招牌幌子。
洪濤是一路走一路看,有些名字他能想象出來是賣什么的,但有些名字就看不太懂了。
比如說梅家鵝、雞、兔、鱔魚包子,每個十五文。這個看明白了,然后就為宋人對食物的彪悍程度著實咧了咧嘴。
鵝肉、雞肉包子可以接受,兔肉雖然不常見也算勉強吧,可是用鱔魚肉塞到包子里,這玩意得多腥氣啊,還能吃?
還有旋煎羊白腸、批切羊頭、姜辣蘿卜、痳腐雞皮、麻軟細粉、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咸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兒、細料馉饳兒、香糖果子、糖荔枝、越梅、金絲黨梅……這些食物名字也不陌生,沒吃過總能想明白。
但鲊脯、凍魚頭、姜豉子、抹臟、紅絲、辣腳子、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刀紫蘇膏、香棖元這些食物名字就想不出是啥了。
按照洪濤的好奇心強度,真不允許有自己弄不明白的事物,于是蓮兒和富姬就有口福了。他是每遇到一個看不懂的招牌就湊過去看看,還得問問。
搞清楚則可,如果還搞不清楚那必須買點嘗嘗。要買總不能一個人吃吧,還得三個人一人一份兒。
這次富姬沒拒絕,給就拿著,吃的比蓮兒還快。看樣子她在宮里也不是天天能有這么多小吃過癮,沒有一個女人是不愛吃零食的。
其實絕大部分食物洪濤在南宋時都吃過或者見過,只不過古代的名稱和現代有些區別。
比如香棖元就是橘子,冰雪冷元子就是黃豆面和砂糖捏的豆面丸子,姜豉子是用豬蹄膀做的類似肉皮凍,鲊脯則是魚干。
除了小吃店之外,這條街上就是茶肆多,隔不遠就有一座。可惜洪濤對喝茶一點興趣沒有,尤其是宋朝的茶。那玩意他在南宋喝過,和后世的茶根本不是一種東西,倒是和少數民族的奶茶比較像。
但架不住蓮兒想去,她說吃了太多食物口干,非要找個茶樓坐坐再走。富姬雖然嘴上沒說,但她是行動派的,也不管駙馬樂意不樂意,催馬就頭前帶路,目標是一座叫清風樓的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