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與你喝,喝完了去把燒酒鍋內外清洗干凈,不許留一點雜物,馬上喝!”
結果自然是悲劇,洪濤只湊在罐口聞了聞眉毛就立起來了。說高度酒不是高度酒,說黃酒不是黃酒,還弄臟了自己的蒸餾釜,必須懲罰!
事實證明王大頭的燒酒鍋還是有用的,洪濤在后苑見到這個純銅打造的大家伙時,王大頭的臉也快成紅銅色了,走路直打晃兒,剛才那罐子蒸餾酒度數不低啊。
“得此一罐耗費幾多?”洪濤有點后悔,剛才應該嘗嘗罐子里的酒。靠自己這張多少度酒都喝過的嘴,大概也能嘗出酒精濃度。
“十角……”王大頭現在不光頭大,舌頭也大了,說話含糊不清。但神智還算清醒,特意伸出十根手指。
“是你自己掏錢買的酒?”角是宋朝人衡量液體的容量單位,一角等于四升。
耗費了四十升,差不多四十斤低度酒才弄出一罐子度數不怎太高的蒸餾酒,成本有點高。
開封城里沒有鄉村野店里的便宜小酒,市面上腳店里賣的酒最低也得200多文一角,王大頭還真舍得下本兒!
“小、小人不虧,此酒乃酒之精華,酒精也,全被小人吃、吃了……”
一口氣喝了一罐子蒸餾酒,再出來被風一吹,王大頭的醉意越來越濃,紅著眼珠子居然和駙馬拽上了詞兒,還不由自主的嘿嘿傻笑。
“哎呀!酒精都讓你給整出來了,官人我咋辦?干脆還是叫大頭水吧。蓮兒,去廚房端一碗奶來與他,多加糖霜。錢就不給了,誰讓他自作主張,該罰!”都說酒后吐真言,王大頭這番說辭還真讓洪濤吃了一驚。
扔下王大頭,洪濤圍著蒸餾釜轉了兩圈。為啥是兩圈呢?因為蒸餾釜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頭是個大罩子,口徑與鐵鍋相仿;另一頭是個圓柱形,下方置一出水嘴。兩部分中間用一根小腿粗細的銅管相連,一邊高一邊低。
做工是沒的說,各處都嚴絲合縫,銅焊手藝比后世的機器一點不差,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而且還被仔細打磨過,外觀也很符合洪濤的審美,不像彭大那般執迷不悟,什么花紋雕刻都沒有。
“我說成本怎么會這么高呢,合算你是沒搞清官人我的妙計!嘿嘿嘿,還是看官人怎么與你造大頭水吧,保準喝一碗即倒!”
看著看著,洪濤終于發現了蒸餾效率低的秘密,不是自己的設計問題,也不是王大頭的手藝問題,而是使用方法不對。
圓柱形這邊叫做冷卻罐,里面有六根手腕粗細的空心銅柱和上端的入口相通。使用時要往圓柱體內灌滿冷水,這樣可以保持六根空心銅柱內的溫度較低。
而那個大罩子是罩到蒸鍋上的,鍋內裝酒加熱,利用酒精比水沸點低的原理,讓低度酒內的酒精率先變成氣體,順著銅管進入冷卻罐,然后在空心銅管內冷凝成液體,最終匯集到圓柱體下面的空間,再從出水嘴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