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喝好之后再帶著一位妾室、一名養女和幾名家將親自動手給各家各戶接種牛痘,還男女有別,想得那叫一個周到。
洪濤真是轉性了?那是不可能的,他這么做只是不想和當地官府把關系搞僵。與其等著他們來找自己走后門加塞兒,不如主動出擊博個好名聲。
在這件事兒上硬頂是很不明智的,又沒有太大原則問題,自己不能和所有大宋官員為敵,該團結的時候就得團結,比如說現在。
“涼王請放心,此事本該由下官出力,倒是讓涼王與長公主如此操勞,實屬失職,慚愧、慚愧!”知州在酒足飯飽之后還和洪濤攀起了交情,轉來轉去愣說和前前前任兩淮路轉運使張蒭是同鄉同族。
張蒭是誰呢?沈括的第二個老丈人。大家都知道駙馬和沈括關系好,實在找不到理由和駙馬攀關系,能和沈括搭上也能湊合。
官場就是這樣,大家都是人精,每個人外面全套著一層硬硬的保護殼,沒點過硬的說辭,怎么好進一步聯絡感情呢。
這不,感情聯絡上了,后面的事兒也就好辦了。只要在揚州境內,接種牛痘的事兒就能得到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不光在各縣設立牛痘接種點,還會派差役幫著維持秩序。
由官府貼出告示向百姓宣傳牛痘的功效,效果比做公開測試還管用。這樣一來牛痘就等于獲得了當地官方背書,本地百姓心中的疑慮基本也就消除了。
“張大人過謙了,此事雖由本王起,但州府才是真正的推動者。替一方百姓消除病患,這份功勞是誰也抹殺不掉的,再讓本州士人渲染渲染,張大人高升之日可待也。”
洪濤就這么點目的,接種牛痘不能光靠淺予齋,必須要發動群眾一起干,這件事兒獲得官方認可與得不到認可效果完全不同。
想讓官府辦事兒就不能光靠空口白牙的談理想講抱負,更別指望替他們家屬加塞兒接種牛痘就能得到無限支持。
等價交換,想得到后續幫忙就得拿出能打動人心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利益。把普及牛痘接種的功勞分給州府以后,在這件大事件里就不再是涼王府獨美,而是成了全體揚州官員的功績。
這些官員往往屬于好幾個派系,誰再敢出于其它目的加以阻攔或試圖貶低,就得琢磨琢磨阻力有多大,值不值得為了惡心涼王或攫取財富和這么多官場同僚反目成仇。
這就叫利益均沾,不管最終是否會引起朝堂里的黨派相爭,自己都能處于不敗之地,任誰也抹殺不了王詵發明牛痘的功績。
百姓們也不會去朝堂里爭權奪利,他們只會記住自己,還有那些為他們提供幫助的郎中、大夫,以及提供牛痘的牛牛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