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災除禍,這都是百姓們對神仙佛祖的期盼,沒想到愣是被凡人給做到了。要說涼王通神,此時十個人里有八個都信。
而且在這個版本又多了一位女神,百姓們覺得長公主肯定也是星君下凡,和涼王公母倆一下來就是一對兒,免得留一個在天上孤苦。
現在連河堤也修好了,據路過的客商和槽丁們講那才叫河堤呢,比揚州城墻還高大結實,和開封城墻比也不落下風。全由大石料整整齊齊壘砌而成,少說也得用幾百年。
讓人不由自主豎大拇指的不僅僅是河堤的質量,還有修堤民伕的待遇。三千多青壯從頭到尾只死了一百多人,基本沒人挨餓,時不時還能吃上兩頓肉菜。
這不,涼王和長公主船上裝滿了肉和衣服,想必不是去祭祀河神的,所以想詆毀都找不到機會。
更有知曉內情的人私下里指出,修筑這段河堤朝廷基本上沒怎么掏錢,只給了一些木料和幾槽船陳米。
木料是涼王派人去北河路雇人砍伐再雇船拉回來的,剩余的錢糧都由涼王府墊付,至今也沒見朝廷撥付償還。
涼王初來時帶著濃濃惡名,從當地官員豪紳到普通百姓沒人樂意接近。可是一年多過去了,大家看到的不是殺人如麻、不講禮法、為富不仁的權貴,而是一位深居簡出的大善人。
他們兩口子幾乎把所有能干的善事兒都干光了,就剩下修路架橋沒弄,但淺予齋門口的功德箱上明明寫著要在長江上架橋,看意思是一點都不打算給別人留。
古代沒有各種新聞媒體,政府對于輿論的控制力偏弱,也就無法利用媒體帶節奏統一口徑和思想。
揚州的大部分官員、士紳、百姓都覺得涼王不僅不是惡人還是大大的好人,假如大宋官員能有涼王的十分之一,直接就天下大治了。
“我的長公主殿下,此時還覺得治下子民們疾苦嗎?他們是不是挺可愛的,也分得清誰好誰壞?”
和剛進入揚州城時的冷冷清清不同,此時漕河兩岸已經站滿了來看大善人的百姓,其中不乏當地豪商士紳。
往常要是碰上這么多人洪濤必須縮在船艙里裝死,萬一誰圖謀不軌行刺咋辦?這么近的距離一箭就掛了。
但這次洪濤沒縮,帶著長公主一起站在船頭,接受兩岸的歡呼和花瓣。要讓長公主自豪一次,她跟著自己這些年沒怎么享福,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回家了,結果還被變相貶出開封。
當然了,他還是在外衣下面偷偷穿了件鏈甲,只要不射在脖子和腦袋上,以王十八的醫術應該能救過來。這就叫本性,雞賊本性!
“得此一次何求!”長公主在開封皇城上也接受過萬民歡呼,比如說上元節,每年都有,但這次最興奮,臉蛋都出現了潮紅。這份榮譽不是憑借長公主的名頭,更顯真誠。
“做個好官確實難,夫君我也是費盡心思才有此局面,敢問世上有幾個王詵?難不在個人,而是整個系統。說句大不敬的話,你大哥當年的統治方式就不太合適,換成你二哥更甚。”
除了雞賊之外洪濤還有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看不得別人高興,每次都要用各種辦法打擊,現在又犯病了。
“……夫君有大才朝廷早晚會曉得,官家只是一時不察罷了。”
長公主真不是糊涂人,她恐怕早就覺察出來自己的夫君和以前判若兩人,也知道有些事是刻意隱瞞朝廷。為什么會這樣做不敢想啊,想一想好幾天吃不香睡不著,只能自己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