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這么大個子也沒點眼力見兒,別擋著陽光!長公主在府里,不信自己去看。其實看了也是白看,還是會說我們夫妻倆狼狽為奸一起圖謀不軌。閑話來日再聊,先給本王講講這個七星軍都指揮使和征夏兵馬都總管權知渭橋鎮督造是個啥玩意?”
蘇軾這種擔憂洪濤很能理解,別說他了,長公主剛聽說自己要私募新軍時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但自己沒必要和蘇軾解釋得那么清楚,愛信不信,有工夫磨牙不如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的新官職。
這次不是經略安撫使了,改為都指揮使和兵馬都總管。都指揮使權力很大,全大宋也就兩位,殿前司和侍衛司是北宋禁軍的訓練管理機構,每個司的最高長官才叫都指揮使。
也就是說自己獲得了這個職務,就和所有禁軍最高長官平級了。但七星軍是個什么玩意?難不成皇帝要在殿前司和侍衛司之外再弄個單獨掌管新軍的機構出來?
兵馬都總管自己當過,它是每路的最高軍事長官,但這次沒有指定具體地區,到底能管誰不能管誰就有點模糊不清了。
為啥不給經略安撫使了呢?這倒好解釋,皇帝怕自己又把當地官員殺得屁滾尿流,再弄出個特區來,所以只給軍權不涉政務。
“七星軍,新軍也,戰后常設,從禁軍中抽調忠勇之士由晉卿管訓,以拱衛京師;征夏兵馬度總管,顧名思義,凡是和西夏作戰的軍隊晉卿都有權利指派勾當,但不能和朝廷的旨意相悖。渭橋鎮乃新軍之命脈,放在別人手中晉卿怕是不會答應,故而事急從權,暫且也由晉卿調配。”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洪濤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明白的官職,蘇軾兩句話就給說清楚了。
“……想得真周到!為了這一串官職,諸位相公怕是耗費了不少腦筋,不知七星軍都鈐轄為何人?”蘇軾講的清楚,洪濤也聽的明白。
這幫文化人玩弄文字的能力已經登峰造極了,既要給自己無上的軍權,又不想讓自己的權利太大無法制衡,干脆就創造出這么一堆職務來。
什么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大學士之類的虛銜閣職就不聊了,三個有用的差遣里征夏兵馬都總管和權知渭橋鎮督造都是臨時工,只要把西夏打敗就自動失效了。
剩下的都指揮使倒是常備實職,可問題是一旦把七星軍納入朝廷常備軍隊中,肯定得塞進來一大堆軍官。
沒聽蘇軾說嘛,兵源也得由禁軍里選拔忠勇之士。對誰忠勇?肯定不會是對自己,而且都指揮使只是個訓練職務,沒有調兵和帶兵的權利。
說白了吧,這個職務聽著挺給力,其實就是把自己弄回開封城里圈養,便于監控。還得幫朝廷按照他們的意思訓練新軍,并且是一支完全忠于皇帝和朝廷的新軍。
不愧是杯酒釋兵權的后代,一個番號就把新軍徹底拿走了,照樣不給自己任何兵權,還斷了以后再私募的可能性。
現在洪濤都能感覺到自己以后是個什么結局,一輩子怕是只能待在開封城里當這個都指揮使了,再想外放難上加難。
“此人晉卿定不會陌生,齊王殿下是也……”說起都鈐轄的人選蘇軾的表情有些詭異,眼神飄向了另一側的漕河。
“齊王?好嘛,一位涼王、一位齊王,二王率隊出征,嚇也嚇死西夏人了。不知齊王何日可抵,本王不日即將啟程。”
聽到這個人選洪濤也是一愣,也別說朝廷里都是糊涂人,派給自己的副手外加監軍倒是很合適,要是換個別人來,保不齊又得和王中正和童貫一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