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脾氣的話就不講了,那都是扯淡。坐在這個位置上誰也控制不了脾氣,很多事能把人氣死,而且這些事兒天天都要拿到桌面上講,想躲都躲不開。
“姑丈也要多保重,萬萬不可以身犯險……”一聽到姑丈又要去邊關,保不齊還得和金國開戰,趙傭眼神中略過一絲不舍。
有這位姑丈在,多麻煩的事兒都能迎刃而解、多難對付的朝臣都能隨意拿捏,皇位坐得相對舒服很多。沒有姑丈在,盡管有王二、王七在旁邊幫襯,還有王大的新軍護衛,整天也不太安生,晚上經常會被噩夢驚醒。
“對了,說起以身犯險一事,臣還有件事要奏請,趙倜和趙佖他們一干兄弟陛下打算如何安排?”本來洪濤都施禮準備退下了,突然又轉過頭。
神宗皇帝一共生了十四個兒子,活到現在的有六、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最大的趙傭今年二十一歲,最小的趙偲是個遺腹子,神宗皇帝駕崩之后半年才出生,今年剛九歲。
按照慣例,皇子之中有一人登基,其他兄弟們全要封王在京城里居住,可以部分參與政治但絕不能碰軍隊,這樣一來可以最大化降低兄弟相殘的局面。
但趙傭從還沒登基之時就不止一次和自己探討過這個問題,覺得如此一來對兄弟們太殘酷了。他本人也當了這么多年廢物王爺,深受其害,想問問有沒有其它辦法。既可以防止手足反目,又能讓兄弟們過得有意義一點,別像豬一般養著,整天還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此事朕在朝堂上提過兩次,全都沒有任何結果。那些老臣半個字意見也不肯給,他們是怕背負責任,太愛惜羽毛了。”
趙傭對這件事兒也沒有任何辦法,改變祖宗章法吧,怎么改才能兩全其美呢?他想不出來,朝臣們也不肯幫忙。
“如果陛下信得過臣,可以把諸王交給臣,反正臣的腦袋上已經扣著心懷鬼胎的帽子,多幾頂也無妨。不參政、不領兵的規矩是對的,但沒說連個小兵也不能當,更沒說不能經商。臣打算先帶他們去幽州前線漲漲見識,知道一下民間疾苦和戰爭殘酷,再安排諸位親王入長江學院。學上幾年之后,任教、經商、務農都可以,總之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未來的大宋皇室每年會享受國家供養,但范圍只限于皇帝一家,不能說你生了十多個孩子,家家都享受這種待遇。
那用不了多少年,皇室的規模就會龐大得把國庫吃空,總不能費了半天力氣把冗官、冗兵問題解決了,換來個冗王爺的弊端。
該怎么制定規則呢,洪濤覺得規則可以緩一緩,先從實際入手比較合適。讓這些皇兄、皇弟、皇子們能自食其力,生活過得還不錯,將來再談論他們出路時就容易的多。
說不定他們自己到時候就看不上那點國家補貼了,主動放棄更顯得深明大義,還能為皇室贏得一片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