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印象中從來沒見過攝政王掉眼淚,哪怕是被軍醫用鐵錘鑿子硬生生把牙根敲碎時也只有叫罵詛咒,不見半滴眼淚。
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攝政王最喜歡的黃毛怪不告而別讓他傷心了,此時不趕緊躲遠點,很可能會因為吃飯少喝了一口粥,或者咀嚼次數不吉利之類的罪名受到鞭刑,太尼瑪不值了。
“拿著它,好好保存起來,傳給你們的后人。將來有一天本王不在了,你們在大宋活不下去,就拿著它坐船到大海最南邊去找宸娘吧。”
只有平七海和八嘎沒走,可臉上的神色也很是惴惴不安。他們不是不想走,是不敢走。主人傷心了,奴仆要是也躲開,就不是挨鞭子,而是掉腦袋。
迎接他們的不是鞭子,也不是砍刀,而是一根辮子和四顆棗核。洪濤把它們分拆開來給了平七海和八嘎,還說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話。之后抹了一把臉,背著手走出了帳篷。
“趙倜,吹號聚將!”
麻花辮肯定是宸娘的,她那一頭金發并不太純,其間還夾雜著淺棕色的頭發。棗核則是從慈幼局被接入駙馬府時,自己嫌她整天披散著頭發不利落,按照后世小女孩束辮子的方式做的一根發帶,并第一次給她編了條大辮子。
光用一根繩子系辮子不好看,塑料花啥的沒地方搞,自己靈機一動就用吃剩下的棗核鉆個洞串在上面,算個裝飾品。
這種打扮只是自己一時起意,沒有什么特殊用意,甚至有點開玩笑的嫌疑。當時并沒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從長公主到蓮兒和兒童團里的其他女孩子都覺得太另類,不好看。
但宸娘很高興,從那時起就總是把頭發編起來,區別只是辮子的數量,一根、二根、N根。棗核做的發帶也很快被金銀、寶石、珍珠、綢緞代替了,如果她不拿出來自己都想不起來。
現在看來,任何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如何珍惜金貴的發帶,都不如這四顆棗核勾人淚下。但愿有生之年還可以踏上澳洲大陸,去親眼看一看由另一個自己創立的國家是什么樣子的。
“明天早上七點,三十三帶前鋒營過河誘敵,三十四帶后衛營和炮營在南岸接應,本王親率突擊部隊進入沼澤。以號炮為令發起總攻,不要俘虜!”
這個女兒養虧了,在身邊時一天也沒讓自己省心,不在身邊了天天算計自己這點身家,離開時還不忘了騙自己的眼淚。此時再去追肯定追不上,天知道她安排的退路在哪兒、有幾條,如果能讓自己抓到就不是自己的女兒。
冤有頭債有主,假如金兵不南下自己就不會北上,自己不北上宸娘就得去揚子鎮和開封找自己,離別的場景也就不會是這樣。所以吧,這件事兒的罪魁禍首應該是金兵,他們必須承擔后果,這很合理!
金國,國號大金,開國皇帝完顏劾里鉢,生女真完顏部首領。
遼國的東京道說是遼國領土,其實和西夏獨立之前的拓跋部族差不多,用后世的話講就是自治區。當地基本都是生女真部族,世代以游獵畜牧為生。
幾十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部族分布在群山密林中,要路沒路、要城沒城,遼國政府根本沒法控制。咋辦呢,只有任命比較聽話的部族首領代為管理,說白了就是挑選漢奸。不對,不是漢奸,而是女真奸。
完顏部落就是大大小小的生女真部落之一,世世代代都在按出虎水附近生活,也沒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