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還沒等皇帝笑出聲來,就有不太和諧的聲音響起。觀禮臺就設在長江學院主樓頂上,除了朝臣和當地官員之外,學院里的知名教習、教授也獲準同臺,聲音就是從他們里面發出來的。
“蘇卿何來此言,可是攝政王照顧不周?”趙傭轉投一看,得,也沒法責備,蘇軾拄著拐杖迎風而立,那派頭,比自己都足。
“陛下,此人隔三差五就去府上蹭吃蹭喝,大長公主都攔不住,老潑皮也!此次他非要同船前往,臣怕海上風急浪大沒有應允,才被誣陷。”
倚老賣老這話就是給蘇軾預備的,他是年紀越大越沒德性,吃喝玩樂啥都爭,還不給錢。去濟州島的事兒王小丫雖然不去,但她可以說給老師聽,老頭一聽要去海外屬國,立馬來了精神,非要同往。
同往個屁,洪濤一是怕他死在海上,回來之后被他那些學生說三道四。二是怕他知道自己偷偷娶了遼國公主,還有了孩子,即興作詩一首,那不就成全國的笑柄了,保不齊還得被寫在史書里。
“這就是蘇卿的不是了,想當年攻打析津府時朕上過海船,只是沿著海岸北上海河口,滋味端的不好受。蘇卿還是留在學院里講學為妙,攝政王此去也不光為游玩,乃是奉了朝廷指派出使藩屬。”
再倚老賣老到了趙傭這里也是白搭,濟州島上都是誰,姑丈去做什么,他心里都清楚,別說不能帶外人前往,朝臣也不適合去。此事太機密也太緊要,臣不密則**嘛。
“姑丈,僅靠蔣將軍他們真的能把高麗王剿滅?”糊弄走了蘇軾,再把大橋開啟放過船只的過程看一遍,這次來的目的也就算了達到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一部分朝臣要連夜趕回開封,皇帝則在新軍陪同下順著運河北上來次巡視。但在走之前,皇帝還有事兒要問問清楚,于是就跟著洪濤上了學院里的鐘樓。
“只要金人不插手,高麗王庭堅持不了兩年。除掉這個墻頭草只有,陛下就能著手對付金人了,屆時半島上的蔣將軍也會出兵相助,讓金人首尾不得顧。”
古人可能是看史書看多了,那上面有過多次對朝鮮半島的作戰結果,勝少負多,所以一提起攻打朝鮮半島,總是不由自主的擔憂。
但他們忘了件事兒,歷來中原王朝都是從北面攻打朝鮮,得翻越群山峻嶺,后勤壓力非常大,一旦耗到冬季,還得面對嚴寒,以當時的水平,確實很難。
蔣二郎不用走這條路,他會采用美軍的戰術派船隊從開京、樹州同時登陸。一部分攻打高麗王都,一部分切斷敵人南下的路線,逼著他們北上。
此時馬上就要進入冬季,只要高麗王都被攻破,不光高麗王抓到沒抓到,剩余的高麗朝臣、兵馬都只能往北跑。然后他們就要嘗一嘗大冬天在群山峻嶺里吃不飽再挨凍的滋味了。
濟州島的新軍會坐著大海船把朝鮮半島北部所有沿海城市都掃一遍,糧食能搶走就搶走、城市能燒掉就燒掉,爭取一冬天把北部地區的人口消減到最低值。
開春之后,掃蕩船隊又會變成救世主,從南方產糧區帶著滿倉稻谷到半島北面放糧,只要肯投降歸順,就可以上船去南方耕種生活,否則過幾個月又得進入冬季,不怕死的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