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兒這幾天很不高興,她的零食一樣都沒讓上船,島上除了各種魚干、海菜,連果子都不產,少吃點還新鮮,天天吃一打嗝都帶著臭帶魚味道。而且夫君總是扎在那個遼國廢公主房間里,還對那個沒名分的野種關懷備至,當著孩子們也不知道收斂,太沒規矩了,必須和長公主告告黑狀。
“官人此次怎么沒有搶了蔣大人的兵權,難不成此戰沒有十足把握?”蓮兒和長公主都不怎么懂打仗的事兒,但富姬最了解自己夫君是個什么德性。
他嘴上說不喜歡打仗,只是不喜歡自己人打自己人,換成對付外族,勁頭兒足著呢。滿肚子都是坑人的壞主意,坑死人不償命。唯一能讓他望而卻步的原因就是對戰局評估不利,獲勝把握不高。
“什么時候也不可能有十足把握,九成九足矣。此戰看似濟州島與高麗朝廷之爭,實則是大宋與金國的博弈。本王回去又得趕赴幽州巡視,怕是正月十五都難以返還。你們在府中過完燈節再走吧,替官人陪陪長公主。”
富姬算是問到點子上了,洪濤非常想搶了蔣二郎的海軍司令權利,親自指揮開京登陸戰。這一仗基本不會有什么變故,為了準備這一刻,幾年前他們就開始記錄朝鮮半島沿海的水文資料,每年每月應該有什么潮汐、多大風浪心知肚明,甚至比生活在當地的高麗人還明白。
只要海軍和陸戰隊上了岸,高麗軍隊就不可能擋得住。如果不是為了更多的圍殲敵人有生力量,他們恐怕連排兵布陣的機會都沒有,來多少就得被打散多少。
一戰滅國!如此唾手可得的光輝戰績,要不是有特殊原因,洪濤怎么可能任其從手邊溜走呢。可惜做為總策劃,他的眼睛不能只盯在一城一地。濟州島能不能用最短時間打垮高麗人的抵抗情緒,一半取決于濟州海軍和陸戰隊的作戰能力,一半兒取決于外力。
假如金國人假意遵守約定,表面上不插手高麗,暗中卻給予什么幫助的話,就算濟州兵把開京以南的城鎮都控制住,高麗朝廷依舊可以在北面的群山中保存政權,以此號召各地高麗百姓繼續與侵略者抗爭。
這么一來的話,滅國之戰恐怕就不是速戰速決了,搞不好要變成持久戰。不管濟州兵馬戰斗力如何強,畢竟數量太少,無法全面控制大片領土,拖的時間太長,先被拖垮的不一定是高麗朝廷。
自己還得助蔣二郎一臂之力,大張旗鼓的去幽州轉一圈。只要自己在幽州待著,金國人就不敢搞小動作,拖上兩個月,高麗朝廷得不到金國幫助,人心一散,就真的沒救了。
其實這也不能說是在幫蔣二郎,骨子里還是在幫自己兒子,所以也沒地方訴苦,更沒法講條件,再苦再累,也得心甘情愿的拉磨。
大宋中興二年十一月,高麗國江南、山南、海陽三道突發巨變,有人打著百濟王族后裔的旗號起兵攻打安南府、羅州牧、晉州牧,守軍不敵,或降或逃,二日克城,十日三道皆沒,改奉濟州國為主。
高麗國王名王颙,他和趙傭的叔叔趙顥頗為相似,都是剛剛從侄子手中奪過王位,國內反對之聲不絕,屁股還沒坐穩呢,南方就出現了叛亂,還打出了百濟復國的旗號,想忍也忍不了,立刻調集大軍南下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