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不少地方發生了銀行沒收官府產業的事件,敢和銀行保安動手的無一不是被當地駐軍抓捕歸案。沒造成太大損失入監坐牢,傷及性命了,公審之后直接槍斃。
各州各府的布告上都說了,官府也得守法,借錢就得還,還不上拿府衙、土地賠償,然后由朝廷派人接管,等條件成熟之后再重新選舉代表會、推舉知府、知州。
前提是,以前把本地官府弄破產的代表、官員一律不能使用,別說在本地,到了其它地方也一樣。你干啥都成,但這輩子就別再想從政了,當個保長都不成。
“陛下以為如何處置為妙?”提問的就是新任禮部郎中,蔡京。
他這些年在成都府干的不錯,不能說完全潔身自好了吧,反正沒再出現過損公肥私、貪污賄賂之類的事兒。而且還在長江學院四川分院里拿到了正規培訓畢業證,不是鍍金,是憑真本事考下來的。
這個科系就是專門為舊派官員準備的,算是個再就業培訓。舊派官員里也不全是廢物,甚至大多數還是有點才能的,畢竟經史子集也不是笨蛋能學好的。
只要再補充一部分新的基礎知識和思維方式,依舊可以到各級政府里擔任職務。至于說是不是主官,那得看自己的本事,能不能讓代表會選你。
但蔡京不是促進社社員,也不被舊派官員接納,屬于那四分之一由促進社推薦的無黨派人士。讓他干嘛呢?王二覺得這個人腦子非常靈活,有儀態、學識,見風使舵、撒謊騙人的能力都夠,其實干啥都不錯,只要不讓他把握太大權利就沒害處。
于是禮部郎中就成了蔡京的新職務,除了籌備一些迎來送往、祭祀活動之外,禮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外交,和周邊各國打嘴炮,能用嘴皮子撈到的好處一點別浪費。不管是海東國還是高麗國,都和禮部工作息息相關。
“是殺是留讓海東王看著辦吧……蔡京,你可有見解?”趙傭對蔡京有些成見,覺得讓一個賣國求榮的大奸臣重回朝堂很不合適。但組建內閣是王二的職權,他這個皇帝只能挑毛病,無法干涉。
“回稟陛下,臣以為不能殺也不能留,最好能把他們放掉。但不要留在海東國內,得逼著他們投奔金國……”蔡京肯定知道皇帝不待見自己,可他不敢不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
女總理說了,這是最后一次機會,干好了以前的事兒既往不咎,連提都不會有人再提起,自己依舊是大宋數得上號的高官,蔡家也依舊是大宋顯赫門第。干不好,下一任就去海東國當常駐觀察員,帶著家眷到窮鄉僻壤吃青稞去吧,一輩子也別想再回來了。
女總理還說了,外交官就是商鋪里站柜臺的角色,要想盡辦法給東家牟取利益。哪些客戶需要維護、哪些客戶可以忽略、哪些客戶可以忽悠、哪些客戶需要叫伙計揍一頓,都是外交官應該把握的。讓自己來做這個差事,就是看中了自己身上的坑人潛質,必須充分發揮長處,千萬別洗心革面。
蔡京聽懂了,也沒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貶損。迎來送往、虛以為蛇、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對自己來說確實不用學。既然女總理這么知人善任,那就必須干出點名堂來,不是為了面子,是為了小命。
現在除了抱住女總理的細腿,真沒誰還能依仗了。只要看看皇帝的眼神,再瞧瞧同僚們的態度,蔡京就知道他們有多看不起自己。也明白一旦失去了依仗,自己會是個什么結局。
“去金國……何意?”趙傭聞言有些失神,仿佛找到了某種靈感,但轉瞬即逝沒抓住。
“給金國一個機會,只要高麗王族在他們手上,就是一顆隨時能把海東國攪亂的棋子。誰拿到這顆棋子都會忍不住使用的,屆時大宋只需與海東國故意生出裂隙,給金國一個機會,他們就會迫不及待的插手。于是金國違反約定在先,大宋出兵討伐順理成章,乃正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