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方式集中,效率提高,就是生產力提高。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每個人原本要花十個小時才能處理完的農活現在只需要七個小時了,剩下的三個小時就是自由支配部分。可以多生產,也可以拿來曬太陽、旅游、喝酒、造小人……
不管怎么選擇,你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從個人角度看只是生活發生了一點點小變化,對社會而言,則是大大的進步。由此產生的社會變革巨大且徹底,小農經濟向商品化推進的勢頭也越走越快。
洪濤選擇停車的地方就是個榨油坊,矗立在小溪旁邊,規模不太大但買賣挺好。百姓們收獲的菜籽一部分用來耕種、一部分拿來換錢、一部分留著自家吃。
誰家沒有個親朋好友走動,端上幾盤炒菜就太有面子了,這可是城里大酒樓才有的菜品。想炒菜就得有油,拿著自家種的菜籽去附近油坊里換點菜油多方便。
“大姐,一斤油籽換多少油?”在油坊門口排了四個農夫,男女都有。以洪濤的尿性,必須先奔最年輕的女性。這回是個三十多或者四十左右的農婦,長相一般的不能再一般,但收拾的挺干凈,看上去就是個持家好手。
“……你這廝不去返貨,來油坊作甚!”女人一張嘴,洪濤覺得還得再加上個特質,潑辣。
“我家中有棉田,也想種些油菜,只是不曉得此物可否值當。”
論裝孫子洪濤也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存在,此時在他身上啥虎目一撇、迎風矗立、氣宇軒昂、卓爾不凡都沒有,一丁點上位者的感覺也感覺不到。不能說全身都是猥瑣吧,但一笑一顰、一言一行都和市井商販極其相似,唯獨口音比較獨特。
“自然是種得,一斤籽能出三兩油。就是油坊這廝貪得很,油渣還要被扣下。要是你家有油坊,用油渣養地最好不過。”
女人再次張嘴,洪濤覺得還要再給她加上一個特質,熱情。看大姐的意思,只要自己表露出感興趣的意思,這番談話還得繼續下去。所以他沒接話,只沖女人笑了笑算作感謝,背著手向油坊里走去。
一斤籽出三兩油,聽著挺高的,但實事上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兒。傳統的一宋斤等于十六兩,十進制只在幾個傳統特區和沿海城市流行,目前還無法普及。
按照一斤十六兩算的話,出油率還不足百分之二十。這個數據要比湟州低將近六七個百分點,不算少了。洪濤覺得如果不是油菜籽本身的質量問題,那就是榨油方式有問題。
當然了,也可能是當地油坊老板心太黑。不過這種可能性不高,都是鄉里鄉親的,古人很重視名聲,輕易不會鋌而走險。
洪濤懂榨油嗎?怎么說呢,細節真不懂,但他是萬金油,只要別動手光動嘴,基本啥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還挺有見解。現在他就要進油坊里看看到底是操作有誤,還是老板心黑。
油坊里干活的只有三個人,這里的榨油設備很新,放在當下還得說很先進,是一組產自大名府的雙螺桿榨油機。一大一小兩臺機器,小的用作初榨,當油餅溫度下降之后,再加熱送入大的精榨機里過一遍。
以目前的技術能力,榨油也就只能到這個地步,再想加壓光靠螺桿做不到,恐怕得上水壓或者液壓裝置。除非是大型榨油廠,一般人真玩不轉這種大型設備。
“老哥,想不想每斤油籽多出半兩油?”洪濤背著手在初榨、精榨、炒制三個環節看了足足半個多小時,有點心得了。油坊里的三個匠人也沒惡語相向,任憑他這個外人隨便觀看,讓他挺有好感,準備送點溫暖算作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