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地震”南音吃了一驚。
“是啊,資料已經調出來了,你可以自己看看。”
南音定了定神,看起了系統給她的資料。
這地震倒不是發生在北京城,而是在河北,屬于京畿地區,離北京也不遠。據后世的專家估計,那場地震的震級達到了八級。
看了看那發生地震的地方,南音沒覺得很意外,這一帶處于地震帶上,建國后還發生了慘烈的唐山大地震。
南音正要仔細看看其他信息,突然肩膀被輕拍了一下,齊格問“你是被熱傻了嗎眼睛都發直了。”
南音將意識從系統中抽出來,道“才沒有你才傻了呢”
這齊格真是,嘴真欠。
齊格將一本小冊子交給她“呶,這是善堂成立了一個多月以來的賬簿,姑姑看看罷。”
南音前些天說了自己要看賬本的,齊格就記住了,趁現在有時間,便主動奉上了賬本。
南音接了過來,慢慢地翻看了起來。
善堂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事務繁雜,細細碎碎花錢的地方可不少。
南音本做好了心理準備,初始的賬本只要沒太大的錯漏,她就忍一忍,抓大放小先度過這段時間。出乎她意料的是,這賬還挺清晰的,比預估的好很多,也沒有很大的錯漏。
“這是賬房先生記的嗎”南音問。
齊格已經坐下來,喝起了茶,道“那倒不是,我平日里也忙得很,要找個可信可靠的賬房先生,須得費一些功夫,眼下還沒找到合適的,就暫時由我自己管了這賬房的事。”
南音點頭“那你做的還挺不錯的。”
之前看齊格一塊銀子一塊銀子地砸下去,還以為他就像小說和電視劇的男主一樣,把銀子當石子兒了,直接大把大把地往外撒的,一點都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但這賬簿做的挺好的,清清爽爽,說明他是粗中有細的人,并非表面上那么不羈。
得了南音的夸獎,齊格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欣喜,表面上還裝作不怎么在意的樣子,道“還是南音姑姑慧眼識人。”
平日里因著他不靠譜的作風,家里人和康熙都不大信任他管銀錢的事,南音還是第一個說他賬記得不錯的人。
能夠得到南音的信任和夸獎,讓他心里十分高興。
待南音看完了賬本,齊格又把名冊給了她“在五月初五,圣上頒布了新的法令,禁止民間棄嬰殺嬰。雖然官府要辦濟幼院,但這事兒還沒完全弄起來,所以這些日子,又有不少人孩子被送到咱們善堂來了。”
南音一看,嚯,已經五十個多孩子了。她記得太子生辰時,齊格才告訴她,善堂有了二十三個孩子,這才過去不到半個月,就又多了二十多個孩子,其中最大的已經五歲了。
看來這嬰兒塔一推,法令一出,終于讓有些人不敢亂扔孩子了。
“在官府的濟幼院正式開起來之前,咱們的善堂恐怕會接收到更多的孩子。現在咱們人手夠了嗎照顧得過來嗎”南音問。
齊格很喜歡聽南音說“咱們”這個詞,聽得他心里的心悅就像細碎的浪花一樣翻滾。
齊格努力做出平常的樣子,道“人手的事兒,你不用擔心,這兒人不夠時,我會和瑪嬤額娘借了一些人過來用的。”
聽說齊格是在做這樣的好事,老王妃和他娘都挺支持他的。安親王雖然明面上沒表態,但臉色終究是好看了一些,不會一見到他就吹胡子瞪眼睛了,估計也是覺得,這不省心的孫子,終于干了一件人事兒了。
南音有些怨念道“招人手這事兒,若是我能掌掌眼就好了,否則總覺得不太放心。”
雖然南音將招人的標準,已經給齊格定死了,但這個時代的人口素質,和現代社會差太遠了,要招到合意的人手,還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