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姑姑”
嘴上答應著,行動上卻一點都沒變,看著老烏龜咔嚓咔嚓吃得開心,孩子們比自己吃了還要開心。
許多人本以為,老烏龜只是去養和殿大快朵頤一番,過不了多久,它就會離開的。
結果一直到了天黑,黃瓜啃了三根,白菜啃了兩棵,玉米棒子啃了三根,還吃了一些魚和蝦,眼看著它都吃撐了,就直接找了個角落蹲了起來,準備睡覺了,都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南音對這老烏龜不太待見,生怕天降預警的事兒和自己扯上關系,可小阿哥小格格們,對這個老烏龜卻喜歡得不行,南音也不好將老烏龜趕走了。
這次,小哥小格格們離開養和殿時,不僅按習慣和南音道了別,還和老烏龜道了別。
系統看到小家伙們這般喜歡老烏龜,勸南音道“我看,你還是盡快接納了這老烏龜吧,反正你搬又搬不動,真送走了的話,這群小娃娃肯定得哭成一片。”
南音哭喪著臉“我這不是擔心別人懷疑我么”
“你想太多了。”系統直接道。
老烏龜不肯走了,南音也死了心,只道“就盼著老烏龜費那么大的勁爬那么遠,康熙能信了這個事兒吧。”
康熙也一直在琢磨這個事兒,烏龜殼上的字寫得太清楚了,康熙自己已經信了八分,還有兩分是出于一個帝王的謹慎之心。
不過這個事情的難點,不在于康熙信不信,大臣們信不信,而是如何處理這個事。
放任不管是康熙不愿意做的,沒發生大地動的話萬事無憂,可若真發生了,就是他這個皇帝不稱職了,后續會如何發酵就不好說了,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皇位和江山的穩固。
所以康熙考慮得更多的,是要如何將下面的人都調動起來,如何讓三河鎮、平谷鎮兩地的百姓,相信會有大地動呢要將這兩個地方的百姓都遷移走的話,安置在哪里更妥當損失最小
這一夜,康熙的心頭一直縈繞著各種問題,連太子和他說起老烏龜的事兒,他都有些敷衍。
輾轉反側到半夜,梁九功突然進來了,低聲呼喚道“圣上圣上京畿地區急報”
剛醞釀起睡意的康熙立馬清醒過來,直接從床上彈了起來“什么急報”
梁九功低聲回話道“今夜子時,三河縣與平谷縣之間,突然降下一塊巨大的天石,天石被燒得焦黑,但上頭的字依舊清晰可見,和神龜大人背上的字,一模一樣”
康熙一驚,飛快地下了床趿拉上鞋子,快步朝外走去。
梁九功忙從架子上取了馬褂下來,追了上去。
報信的人騎著快馬,連夜趕來,幸好這兩個地方離京城并不遠,騎快馬也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便到了。
康熙一邊穿上梁九功披上的馬褂,一邊詳細詢問來人,天降巨石是怎么回事。
報信人忙道“將近子時時,天上突然降下來一個巨大的火球。小的一干人等奉蘇縣令之命,查看火球落地之處,以防落入民宅區,引發大火。小的一干人等,騎馬搜尋后,發現火球落在了三河縣與平谷縣之間的一個河灘上,火球落地后,砸出了一個三尺深的坑,旁邊河中的水全部沒了,只留下一些魚蝦的在河床上。”
“那天石被燒得焦黑,熱氣熏人,潑了好些水,才能靠近了,看清楚了上面的字。”
康熙緊張地追問道“上面寫著什么”
“蘇縣令和鄭縣令都說,上面寫著乙未年,七月二十八,河北三河、平谷兩鎮,大地動,震動京城。”
康熙頓時愣在了原地,今天白天的大烏龜,夜晚的天降巨石,兩個毫無關系的東西,上面竟然有一樣的字跡
那人還繼續道“蘇縣令命小的連夜前來稟告,說待明日巨石不再那般滾燙,蘇縣令便會安排人馬,將巨石運送到京城來。”
三河縣和平谷縣的人,都還不知道今日老烏龜的事,但一個巨石也夠驚人了,第一反應也是這么大的事他們兜不住,還是趕緊送到京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