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祜倫轉危為安,確實是一件大喜事,但觀念依舊認為,太小的孩子不能辦太隆重的喜事,容易折福折壽。所以這次周歲,也就愛新覺羅家的幾門親戚,加太王妃的娘家尚佳氏一門受邀,關系稍微遠一些的都沒請。
康熙反問“你真的只是想去吃席那么簡單嗎”
太子頓時有點心虛,一雙眼睛咕嚕嚕轉了好幾下,才底氣不足道“當然”
康熙沒想到,太子這小家伙,也背著自己有小心思了,故意道“既然想吃席,到時候我會命人從席間門端幾樣好菜來,送到上書房,你和胤褆用過了,就算是吃過你們弟弟的周歲宴席了。”
果然太子十分激烈地反對“才不要那多沒意思”
康熙誘哄道“你告訴皇阿瑪,為什么想去,皇阿瑪就考慮讓你去。”
“真的”太子一聽,眼睛都亮了,自動忽略了“考慮”二字。
康熙摸了摸他的小腦瓜子“當然真的。你是太子,皇阿瑪想要聽聽你的原因和理由。”
太子這才吭哧吭哧道“我想出宮玩一會兒,胤褆說過好多次,宮外很新鮮很有意思,可是我從沒出過宮。還有就是,我和胤褆都擔心,姑姑這次跟著去了純親王府,就被留在那里了。姑姑要是不回來了,我們怎么辦所以我們得去看著姑姑,要是純親王府敢留姑姑,我們就把姑姑搶回來”
這理由,還真是幼稚得緊,完全說服不了康熙。
康熙張口就要說,不讓太子去了,可是太子提到了南音,就讓康熙想起了,南音曾經寫在匯報里的想讓孩子信任大人,大人就要講信用,不可以鉆言語的漏洞,也不可玩文字游戲。若大人一味地拒絕,卻不能給出一個讓孩子信服的理由,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永遠不會被大人采納,就不會愿意和大人分享內心的想法了。
眼下,太子老老實實說了自己的原因,康熙覺得,若自己再用“讀書為最緊要的事”這種理由拒絕,太子怕是不僅不會接受,還會生出厭煩抵觸的心理來。
于是康熙打算換個條件,道“我可以準許你們兄弟出宮,去純親王府吃周歲宴席”
太子一聽,立馬就蹦了起來“好耶皇阿瑪你真好我超級喜歡你么么么”
說著,太子還撲過去抱著康熙的脖子,在他臉上啃了好幾下。
康熙一下子被太子撲到在塌上,剛開始還惦記著自己的帝王身份和威嚴,可是太子這樣親昵這樣可愛,真是讓他這個老父親無法拒絕。
等到太子停下來后,康熙一邊抹著臉上的口水,一邊問道“你都和誰學的這個”
太子卻一點都不緊張,因為康熙雖然努力想擺出嚴肅的樣子,可臉上的笑壓都壓不住。
“沒和誰學啊姑姑說了,對親人要這樣,喜歡要大聲說出來,因為他們知道了會很開心;如果不開心了要說出來,因為他們會明白你的心情。我和皇阿瑪說出我心里多喜歡你,皇阿瑪你開心嗎”
康熙無奈道“開心,皇阿瑪很開心。”
他哪敢說不開心啊。
太子挺著小肚嘰,一副拿捏的得意模樣“我就知道,皇阿瑪會開心的”
被太子這樣一打岔,康熙都忘了自己還打算,讓胤褆和太子兄弟兩各寫幾篇大字,用來交換這出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