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無奈嘆氣,她可不想把善堂弄成用兒童工的車間,所以特地要求于銀蓮和鳳歌注意著,每個小姑娘每日紡紗不得超過一個時辰。
于銀蓮和鳳歌本覺得,小姑娘們多干活是好事兒,可是看到南音那嚴肅的態度,也不敢和她對著干了,便讓管紡紗的人注意著,哪個小姑娘紡紗滿一個時辰了,就趕緊趕出去。
南音回到宮里的時,聽到養和殿的人的議論,才知道今兒前朝發生了一些趣事兒。
“姑姑,你是不知道,今日是圣上招待和蘭的使臣的日子,也不知道倭奴的使臣發了哪門子風,不曾提前約定,就進了宮來覲見圣上。結果,鬧了一頓沒臉,哈哈哈”
南音倒是知道今日康熙要宴請和蘭使臣,卻不知道倭奴使臣也來湊熱鬧了。想起之前的恩怨,雙方一見面,恐怕就是火花四濺了,頓時勾起了八卦之心,忙問道“是倭奴國的使臣鬧了個沒臉嗎”
“那可不除了他們,還能有誰”
“是呀,和蘭使臣雖然大大咧咧的,行事舉止有些粗俗,但好歹正事兒上不迷糊,倭奴國的使臣可就沒法和他們比了。”
像和蘭這種友好的往來對象,哪怕行為舉止在清人看來有些粗獷豪放,但也會看做是不拘小節,但對不對付的倭奴國,哪怕行事作風學了中原一些習慣風俗,也覺得他們是沐猴而冠,學了皮毛學不到內里。
南音坐下,阿榮給她端了茶壺來,南音忙給自己倒了茶,道“到底發生了何事,快給我說說。”
早知道,她就不選今日出宮了,還要找個借口,去乾清宮伺候著,好看看現場了。小日子在外交場合被打臉的精彩場面,錯過了真是可惜。
和馨見南音十分好奇,就立馬給她講了起來“聽說今日皇阿瑪宴請和蘭的使臣,前面還其樂融融的,那些使臣又在拍皇阿瑪的馬屁,說咱們大清的種子特別好,今年他們又豐收了許多糧食,還用他們的話,給皇阿瑪唱了一首贊歌呢”
南音“啊”
歐洲人搞美聲藝術唱歌她懂,可是和蘭人會擅長唱歌嗎這和她的印象不太符合啊。
和馨還以為南音不懂什么是贊歌,還念了幾句翻譯官翻譯的詞兒,依舊讓南音尬得一身雞皮疙瘩。
不過人家能當使臣,能憑借一張巧嘴兒,成為大清和和蘭友好往來的橋梁,這個本事一般人就學不來。
“挺諂媚的吧哈哈不過好像歐羅巴人都喜歡這樣夸人,太子弟弟說過,他聽過好些歐羅巴的使臣覲見皇阿瑪時說的話,都是這個調調。”
南音因為被尬到而笑得有些勉強“歐羅巴大陸各國之間往來比較多,許多國家的王室之間都是親戚,甚至還有這個國家的王子貴族之類的,去繼承另一個國家的王位。所以他們之間有許多做法相似,是很正常的。”
這個說法,和馨等小家伙還是第一次聽說,驚奇道“竟然還有此事”
南音喝了一口茶,點頭道“是呀,我給大家講過,歐羅巴人相對于國家,他們更注重宗教的信仰是否一致。一國國王須得得到他們教會或者教廷的支持,才能穩固住王位。而他們之間發生的戰爭,很多時候也是因為宗教不合。”
小家伙們覺得又長見識了,雖然不太懂,但覺得很神奇。
“姑姑說的話,倒是讓我更好奇歐羅巴了。”胤祉嘀咕道。
南音笑瞇瞇道“好奇的話,長大以后可以去看看。”
賽寶立馬道“可是姑姑,胤祉弟弟以后要去挖恐龍呢”
現在滿皇宮誰不知道三阿哥最愛恐龍,長大了就想去挖恐龍,雖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恐龍是個什么玩意兒,甚至許多人以為,恐龍就是龍。三阿哥作為真龍天子的皇子,想去挖龍也不奇怪。
南音道“不沖突的,反正都是要四處去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