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漢文,孝莊太后又看了看算術題。
除了簡單的加減法,南音還出了幾道應用題,以及簡單的規則圖形的幾何題。
對于算術,孝莊太后就更不懂了,所以她也沒怎么問。
倒是康熙拿到了題以后,十分感興趣,還特地將南音召了去,詢問那些題目的做法,什么雞兔同籠啦,什么相對行進啦,還有什么知道貓與桌子合起來的高度,知道桌子比貓高多少的高度,求桌子的高度和貓的身高之類的題。
康熙覺得南音這些題出得實在刁鉆,他一個大人,還是鉆研過算術的人,也需要花點時間想一想,才能做出這些題來,結果南音出給小阿哥小格格們做
“南音,你出這些題的目的,不會是想難倒小格格們吧”康熙的語氣帶著一絲玩笑的意味,南音卻不敢放松,忙道“回圣上,當然不是。”
剛開始的時候,南音給福利院的孩子們輔導數學時,也覺得這些題目挺無厘頭的,世界上哪有這些情境,讓你去算那些東西啊
時間久了,南音也慢慢地明白過來了,其實出這些題的目的,不在于難住孩子們,也不是為了折磨家長。
這個問題,回到算術這門科學的本質上來的話,目的應該是培養孩子們的思維方式。
現實中去買菜,確實不需要你解方程,也不需要你計算十分復雜的式子,但這些問題,都是生活中典型問題的提煉。學好了這些思維方式,是為了向更加高級的思維方式躍遷打基礎的。
領悟到這一層后,南音就知道,教育體系中規定的學習內容,都不是無的放矢的,都是有其背后的邏輯的。
康熙看著南音,示意她解釋一下,于是南音便把自己理解的思維方式培養與訓練,解釋了一番。
康熙聽后,沉默許久,南音也不知道,康熙有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最后,康熙只道“待格格們考較完后,讓胤褆和太子也做一下這套題。”
南音忙應道“是。”
小格格們的考較,安排在了十二月中旬,半日就完成了。
因著人不多,南音和蘇麻喇姑也只用了一個時辰,便都批閱完了考卷。
這次小格格們表現依舊十分不錯,和馨和靜宜寫文章,兩三百字就寫得很有條理了,這讓南音十分滿意。
賽寶寫得有點跑題,但錯字不多,語句通順,問題不大,來年再好好提醒糾正一下,肯定能改好的。
算術上,所有小格格和胤祉學得水平都一樣,但從結果來看,數學就是明顯更考驗天賦的一門學科了,做得好的小格格,能每道題都做對,做的不好的,幾乎每道題都有錯誤。
讓南音意外的是,胤祉這個年紀最小的弟弟,是算術考試中成績最好的。
系統又賤兮兮提醒道“胤祉確實有算術天賦,連康熙都愿意親自指點他學數學呢”
“數學好的話,其實可以培養的方向有很多,可惜了,他一門心思只想去挖恐龍。”
系統立馬道“挖恐龍也沒什么不好,研究自然歷史也很重要。”
南音懶得理他。
小格格們剛考完,康熙就把卷子拿去給胤褆和太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