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們還真的仔細回憶了起來,突然胤祉和靜宜同時喊了起來“我知道了”
“什么”
“你們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嗎”
“快說說看”
“姑姑說得對,其實問題很明顯,咱們一直看著的,就是視而不見了。”胤祉表情有些奇異。
靜宜也有些無語“是啊,那么大個人站在船上,咱們進入肝都忘了。”
其他崽崽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終于反應過來了“是啊是啊那個牽牛的人,一直站在船上”
“因為牛害怕,所以咱們沒讓他下來。”
“所以船上石頭的重量,其實是包括了那個人的重量的。多出來的一百多斤是他”
“難怪姑姑說問題很明顯,確實是非常明顯,那個大一個人站在船上,咱們全忘了。”
“就是啊,之前做題的時候,姑姑強調過,要注意實際情況,不要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我還覺得姑姑總提醒咱們,是不是覺得咱們太傻了,結果還真是”
崽崽們回過神來后,真是覺得哭笑不得,那么明顯的問題,他們還都沒注意到,還要姑姑提醒,“回憶整個稱重的過程”
自此以后,崽崽們也不好意思覺得,姑姑讓他們仔細一些,是過度提醒了。
很快,崽崽們讓那個牽牛的人,稱了一下體重,和牛的體重合起來,果然和石頭的重量差別不大,差距不到半斤,這才是可接受范圍內的誤差。
繞了這么一大圈,終于把曹沖稱象的事,復制了一遍,小家伙們對“重量等于浮力”這樣的概念,印象更深刻了,也吃了一大教訓,以后不能再這樣粗心大意了,這么明顯的漏洞,兄弟姐妹們聚在一起,結果沒一個人一眼看出來。
聽著小家伙們說,這次真是印象深刻,南音反而十分滿意。
果然實踐出真知,話教人千百遍不一定會,但事教人一遍就可以了。
小家伙們進行了一番經驗教訓的總結后,就準備開始搞下一輪了。
第二輪稱的是馬。
就在崽崽們要繼續第二輪的時候,忽然遠遠地就看到,康熙帶著人過來了。
等到近前來了,眾人給康熙行禮,康熙讓大家起身后,便問道“怎么樣今日玩得還開心嗎”
自家孩子,來到這木蘭圍場以后,最想做的事情,竟然不是打獵,也不是騎馬,而是跑去做這個稱重的試驗,這讓康熙蠻意外的,這個事情真的有好玩嗎
太子皺了皺鼻子,回答道“皇阿瑪,我們可不是在玩哦,我們是在是在學東西。”
太子聽的曹沖稱象的故事,是聽和馨講的。當然,這個故事讀三國志的時候,就看過,但并沒有十分注意。這次聽說南音鄭重地講了這個故事,才對這個故事上了一些心。
那些浮力、重力之類的概念,和馨自己也是剛接觸沒多久,所以也算不上特別了解,要給太子解釋清楚也不容易,所以太子也只有五分懂。
但這稱牛的事情,讓太子對那些懵懂的概念,有了八分的理解,太子覺得這根本不是在玩,而是在學東西。
“哦是嗎那這次,你們學的是什么呢”康熙有些好奇地問。
說崽崽們主動學習康熙是不大信的。
三個兒子,兩個不太喜歡上書房,唯有最小的胤祉,還稍稍喜歡一點。
見太子有點不知道該怎么說,胤褆主動道“回皇阿瑪,我們在學習浮力和重力的東西。”
浮力、重力這些物理概念,康熙都是第一次聽說。他喜歡科學,也招攬過傳教士給他講西方的科學研究成果,但他更為感興趣的是數學方面的,對物理確實沒什么了解。
康熙沉吟了一會兒,看了看湖里的小船,又看了看地上的石頭,還有不遠處的牛羊馬之類的,還是有些想不明白,便道“你們繼續吧,給我看看,你們是怎么學的。”
“是,皇阿瑪。”
南音站在一旁,沒有吭聲。
這就是她不喜歡課堂上出現家長的原因,家長一來,別說孩子們不自在了,老師也跟著不自在。
算了算了,康熙愛看就讓他看吧,又不能把他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