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吃著餅,趙姬走了出去看了看這間破茅屋,趙政原以為趙姬想干什么,發現她目不轉睛的盯著屋頂看,馬上道“等一下我上去把屋頂補一補。”
趙姬立刻回頭看了趙政的小身板問“你會補”
“我在莊子里看過,應該會。”趙政如是答,趙姬挽起袖子道“你還是在底下看著我來吧。”
入燕為質時,當年她的日子也極不好過,正因為如此,很多事趙姬是會做的,不就是補個屋頂,她來就好。就是先把梯子備好。
不,還是四處的找找有沒有梯子。
說干趙姬也就在周圍轉了起來,好在在一處角落里找著了。
舊是舊了點,試了試還是挺牢固的。
趙姬迅速撕了半塊餅吃完,隨后塞到趙政手里,“你正長身體,多吃點,我去看看周圍有沒有稻草。”
話說著人已經往一旁走去,趙政本來要跟上,可趙姬似有所覺的回過頭叮囑道“你在家等我。”
在家,等我
趙政不知怎么的停下了,一眼望向趙姬,在這一刻,趙政有一種恍惚的感覺。
自小到大,父母們感情算是不錯,可是他們從來不會將很多的心思放在他的身上。
作為質子的父親日子并不好過,秦趙但起戰事,就會有人鬧上門來,異人就會緊鎖房門,誰也不讓靠近他。
趙政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他縱然知道,趙國對流著秦國血脈的他并不喜,甚至一回一回的欺負他,他依然不是一個任人欺負打罵的人。
誰打的他,他就會打回去,哪怕他們都是以多欺少,和他們打,趙政從來沒有贏過,依然沒能讓他有屈服。
每當他頂著一身的傷回去的時候,父母們說的同一句話都是責備,怪他不好好的呆在家里,整日出去招惹趙國的人,惹來一身的傷。
趙政不明白,秦趙之爭,國之爭也,爭來爭去難道比的不是誰更強大嗎
到他這兒和趙國的人打也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因為他不夠強大,他就不會被他們打倒,就不會受傷。因為害怕被人打不出門,不,那并不是他的選擇,他不愿意成為那樣的人。
趙政每每面對父母的責備時,縱然沒有反駁過一句話,也是用行動表露出不愿意認同他們的想法。
以至于到最后不管他頂著什么樣的傷回去,父母也不再責備。
等待這個字眼,父母從來不對他們說過。
甚至在他們要拋棄他,離他而去時,沒有一個想要跟他說一聲,也沒有人記得,他還是個孩子。
趙政終是收回了腿,看著趙姬離去的方向想的是,他追過一回了,拼盡了全力,靠著雙腿追著牛車跑了一回,如果趙姬依然想要離開,丟下他,罷了。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趙政一口一口的咬起餅來。
趙姬沿著山走,想著要是能尋著稻草挺好。
可惜,四周荒無人煙,稻草也是沒有的。倒是讓趙姬看到山間亂竄的小兔子,野雞。
咦,正想著下頓吃什么呢,這不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