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妍把次臥里的東西都先收進空間里,直接騰空了房間,反正這里只會是她一個人住,只有一個臥室就夠了,這個空房間,就可以有更多的用處。
就比如,可以用來種菜。
即使是外面還下著雨,她也專門往種子市場里跑了一趟,把常見的蔬果種子都買了一個遍。
盡管空間里有各種買好的現成蔬菜,可只要這些種子在手里,仿佛也會在無形之中多了一份額外的保障。
但想要在室內種菜,光買種子還不行。
許妍在市場里轉了一圈,找到另外一家賣營養土和多層架子的店,只跟店主說自己是想要在陽臺上種菜。
近些年來,在陽臺上種菜也成了一種小眾愛好,店主早就習以為常,只是提醒道“你們在陽臺上種菜也的看陽光朝向,水分那些,上次有個兩個小年輕人,陽臺朝北卻還總是種點不耐陰的菜,最后沒養成還說是我們家土的問題,唉”
講實在的,這也是許妍第一次聽說,種菜還有這么多的講究她是在二線城市的小區里長大的,對種植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平時看她爸種花的流程,種下去,澆水,施肥,開花。
聽老板這么一說,反而覺得之前是自己想簡單了,隨即意識到,如果往種菜這個地方下成本,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于是她改變了注意,把原本想著買的又實用又結實的架子,變成了便宜能用的就行,營養土也就要了一點沒要多。
許妍想要種菜,是因為她知道,在這場將近持續了三個月的雨天過去之后,后面還有將近三個月的大霧天氣,那個時候,各種交通運輸都被迫停止,各種大商場小超市幾乎是同時斷了補貨來源,在原書里,有一段時間里,普普通通的小青菜幾乎都是可以賣上天價的。
她只是想在那個時候簡簡單單的掙點錢,補充一下家里目前還欠缺的除了食物之外的其他物資。
店老板的話也間接提醒了她,想賺個差價而已,她干嘛軸著腦袋一定要自己種,她完全可以趁著現在還是便宜的時候多囤點放空間里,到時候賣出去不就行了。
至于在家里,她打算隨便種上幾盆放在陽臺上,至于活不活的下去,就看那菜種子自己的想法了。
回去之后,許妍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本地賣菜價格比較低的地方,看了一下大部分的回復都說,青市周邊縣市也有不少的的蔬菜大棚,那邊的青菜新鮮又便宜,不過就是太偏了,來回麻煩。
現在只要能省錢,她就不怕麻煩,許妍搜了一下周邊蔬菜大棚的地址,認真的對比了幾條路線,最終選定了一個可以從青市坐大巴直達的縣鄉。
雖然下著雨,但這里依舊是忙忙碌碌的,大多是一些小商販開著農用三輪車來拉菜去其他的地方賣,對他們來說,這里的菜不是貴的,貴的地方反而是一路上的折騰損耗和運費。
也好在這里多是在做蔬菜生意的,給外面的人著各項便利,許妍很輕松地就在路邊店里租了一輛小型電動三輪車,她之前沒開過,但上去試了試,感覺和電動車差距也不大,完全可以駕馭。
她這次出來盤起頭發帶了帽子和棉布口罩,穿了件特意找來的有些顯年頭的衣服,在這些菜農中就顯得身量小了些,但也不怎么顯眼。
那些看上去特別大的菜棚子她也不去,怕人家嫌她量少,只去那些小點的或者是中規中矩的棚子里去買,只要最便宜的普通青菜,也就幾毛錢一斤,一次性把整個三輪車裝滿也沒多少錢。
這讓許妍覺得,當初去批發市場買菜的自己更像個被狠狠宰了一茬的肥羊,不過買都買了,總歸是躺在空間里的東西才更讓人放心。
而且她這次囤菜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在適當的時候賣出去換點資金,賺個笑笑的差價。
在一個菜棚里里裝滿菜,她離開后會借著三輪車上大雨布的遮攔把菜全部收進空間里,然后再去下一個遠點的菜棚繼續。
盡管有點浪費時間,但一天來回下來,空間里也多出來上百個裝著青菜的大型透明麻袋,她估摸著也差不多了,畢竟在以后那種時候,憑空變出來一批青菜其實也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還是得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