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趙匡胤對嬴子楚卻有幾分敬佩“無論如何,敢于承認自己錯誤的人,都值得稱贊。這位秦莊襄王也是有魄力之人啊,不過史書上對他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您讀的書少
下面有些文臣腹誹,畢竟這位皇帝乃是將軍出身,文采一般是很正常的。當然了,恐怕這也是這位現在如此推崇文治的原因。
不過既然如此了,也還是有人敢上前給趙匡胤上上課的。
“陛下此言差矣,禮記有云,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現在雖然是秦莊襄王自己說,也有不妥,有傷父親的威嚴。”
趙匡胤“愛卿說的很對”
這天幕上蹦跶的幾個人讓趙匡胤心里不爽很久了。
什么暴君的祖先都能在上面,怎么他這么一個結束亂世的有為之君的祖先就不能
現在這個臣子雖然目的不明,但是他這句話可是給了趙匡胤一個借口。
他一拍大腿“愛卿說的可太對了,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現在這天幕上這幫人實在是離譜,一點道理都不講,愛卿,你要不去跟他們說說”
站出來的文官“”
這要怎么說那可是天幕啊,他倒是也想上去
而且
文官抬頭看了一眼天幕,那個感覺雖然不是陰森森的,但是總有種鬼氣森森的感覺,再加上說的都是后人
這里不會是陰曹地府吧
那他怎么勸
“陛下臣恐怕屬實有些無能,對于天幕不知所措,臣可以在語言上支持陛下”
趙匡胤有些不滿“你預備怎么從語言上支持朕”
“臣可以寫一篇檄文”文官信誓旦旦,“一定將天幕的罪惡全都揭露出來”
趙匡胤“”
一句“閑的”差點沒有憋住罵出來。
這天幕出現到現在還沒有說什么過分的話,就算是你發檄文又有什么用
只會動嘴皮子的沒用東西。
身為武將,趙匡胤骨子里對文人也不是說真的十分看重,只不過這漫長的時間,各個藩鎮割據的政權為何存在更迭不休不就是因為武將們手握軍權心中不安分嗎
所以趙匡胤也只能勉為其難,捏著鼻子夸獎了這位幾句,說“行,那愛卿就去寫吧,寫的好了,朕重重有賞。”
但實際上,趙匡胤心里是不覺得這人能寫出什么長短來的。
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看到天幕,發現天幕上不光不會說什么妖言惑眾的話,還是一些已經逝去的古人在說自己的最出息的子孫,就算是有什么人來罵天幕,他也不會覺得有什么的。
甚至還會覺得這個人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