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答應依偎了許久,才收起情緒,說道“皇上,臣妾失儀了,還請皇上恕罪。”
“無礙。”
“皇上,時辰不早了,你留下來用膳吧。”
康熙點點頭。
兩人難得坐在一塊用膳,等皇上離開后,宜答應便開始抄經,想為胤禌祈禱,這是目前她唯一能做的,如皇上所言,她不能過去添亂。
只是她一直不能平靜,她妹妹郭貴人來看她時,雖說姐妹兩關系不親近,不過她們是在宮里唯一的親人,宜答應還是抱著她妹妹痛哭一會。
宜答應以為胤禌能挺過去,只是就這樣過了十天,她還是沒等到好消息,只是說在醫治,太醫們在想辦法,她始終沒聽關于胤禌好轉的消息,她就越來越不安起來,日夜不能安寢,夜里時常驚醒。
胤禌才八歲,八歲大的孩子能有多強的抵抗力呢,一個孩子本來就沒有成人那般身強力壯,就這樣等到第十八天,她還是等來了真正的噩耗,胤禌走了,在今天清晨走的。
她再顧不上什么皇上的叮囑,想出翊坤宮,過去阿哥所那邊看看她的孩子,只是皇上早有防備,讓兩個侍衛守在翊坤宮門口,攔著她不讓她過去。
她哭天搶地,皇上才過來,皇上什么也沒說,她便知道她的孩子真的沒了,那一瞬間,她心灰意冷,抱著皇上大哭特哭,哭到聲音沙啞,哭到沒有眼淚,怨老天爺把她的孩子帶走,怨老天爺不睜眼,哭到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暈過去的。
胤禌是染疫而死,他的尸體要焚毀,宜答應不想她的孩子死無全尸,央求皇上不要將尸體焚燒,最后皇上還是允了她,將胤禌下葬,不過即便如此,她也不能觸碰到她的孩子,只能遠遠看一眼,她聽說胤禌到最后死的時候,瘦得可憐。
全部喪禮祭祀結束后,宜答應就生病了,大病一場,整個人也跟著消瘦下去,剛開始宮里在傳宜答應也染上疫病了,不過皇上不顧傳言,多次去翊坤宮探望宜答應,才破了染疫的傳聞。
眨眼間到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初,這持續一年多的時疫漸漸消退,京城內外的生活恢復正常,據戶部統計,這次時疫京城一共死了兩千百余人,染疫而又痊愈的只有百余人。
前陣子十一阿哥的死讓后宮籠罩在陰影中,無人敢走在甬道上歡笑,過去快五個月,隨著新年接近,這紫禁城才恢復一點歡鬧的氣氛。
皇上在年前突然大封后宮,冊宜答應為宜妃,七阿哥的生母庶妃戴佳氏為成嬪,良答應為良常在。
年節將近,承乾宮開始大掃除,里里外外都打掃一遍,除舊迎新,每個人都在忙活。
“汪公公,實在不行,我們讓營造司的人過來弄,就破了幾塊瓦片而已,你別爬得太高,小心閃著腰。”
碧荷跟小才子在下面扶著木梯,看著在屋檐上頭的汪公公,碧荷見他還要再爬高,出聲說了一句。
“就快弄好了,糊上就好了,免得突然下雨漏水。”
汪德全將糊的泥巴黏在破掉的瓦片上,弄好之后示意下面的兩個人,他要下來了,手上盡是黏濕的黃泥土,他下來后要把泥土弄到兩個人身上。
碧荷跟小才子齊齊跑開,連木梯都顧不上。
“汪公公,信不信我告訴娘娘,讓娘娘治你的罪。”
汪德全樂呵一笑“什么罪,我能有什么罪,弄臟你衣服的罪娘娘才不會管這點小事,況且你們兩個膽小鬼,你們年紀小,還讓我一個老人家爬高,要治罪也是治你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