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東西何止有些年頭,看氧化程度,黯淡發烏,可真是不知傳了多少代了。
店員接過來,放到石膏板上“阿婆,融化檢測后就不能再恢復原樣了哦。”
老人點頭,馮斂臣卻突然打斷“等等,拿來我再看一下。”
副店長暗暗瞪他,店員倒沒察覺,麻利地把金鎖遞來。
一般黃金制品上都有印記,用于標識材料和純度,如足金999,au999這是現代的鋼印打法。如是出自過去金行的老黃金,則有可能標識匠人名字,副店長剛剛只隨意看了一眼,沒有細究。
譚仕章靠在柜臺旁,注視馮斂臣從兜里掏出折疊放大鏡。
那放大鏡小巧袖珍,是珠寶鑒定的常用工具,一般用的是十倍。
馮斂臣說“建議您還是不要熔了,這有可能還算古董,留著繼續傳家吧。”
他把金鎖和放大鏡一起遞給老人,老太太卻老眼昏花的,只能一直擦眼
“小伙子,我這也沒帶花鏡”
譚仕章噗嗤一聲。
馮斂臣反應過來也笑了。
譚仕章動了動,向他走來兩步,馮斂臣意會,把放大鏡過去
“這里打的印記不太像工匠名。寶字,中間加條豎線,更像康熙年間的黃金標法。”
譚仕章看清了,笑笑“阿婆,這是好東西,幸虧沒燒,你去找專家鑒定一下,如果是真,把這兩個鐲子原樣賣了,再買嫁妝,可比熔了劃算得多。”
馮斂臣已接過店員拿來的顯微鏡頭,夾在手機攝像頭上,拍下放大200倍的照片。
他把照片放得很大,老太太這下瞇著眼看見了“哦哦,是有個字,是有個字。”
店員有眼色地拿來幾個首飾盒,已經把金鎖和金鐲妥善裝起來。
譚仕章主動提出“我們可以先正式幫您測一下含金量。”
老人露出躊躇的表情,可能覺得不好意思,又或者是怕貴。
譚仕章一團和氣地說“其實我們也不常遇到這樣的東西,就當長長見識,免費。”
驗金當然有不用火燒的方法,用光譜測金儀驗可以毫發無損,只不過店里沒有。
譚仕章扭了扭頭,指使江一眠“你拿著這些,去研究中心跑一趟。”
江一眠原本在看熱鬧,猝不及防“您說我”
四下環顧,還真只有他適合當這個跑腿的店長、店員都在上班期間,兩個總監,高高在上,總朱能指望他們。只有他這個小助理地位最低,不使喚他使喚誰
江一眠只好接過去,譚皓陽要面子,當著眾人的面,不會主動送他“我先回公司了。”
研究中心位于郊區,和加工工廠在一個地方,江一眠不敢有閃失,打車來回跑得一頭汗。
再回來的時候,店里卻熱鬧非凡。
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像來了,老人家屬也來了,一家人正面對鏡頭接受采訪。記者還請馮斂臣對著鏡頭解釋了兩句,然后兩人頭頂著頭,拿著手機像在傳照片。記者向馮斂臣道謝。
話筒上的標識屬于本地電視臺一檔民生欄目,很親民,專報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
“老人去金店換金,細心店長發現竟是清代傳家寶”,夠得上一期有聲有色的素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