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詩茹生氣是有理由的,這顯然是對方在故意刁難,說不定還見人下菜碟。
兩人對珠寶首飾的設計
制作流程都不陌生,一般來說是這樣設計圖紙、起版、倒模、執模、配石、鑲嵌以及拋光和電金,最后進行質檢,屬于設計師加工廠師傅共同的成果。
最開始的環節,設計師先用紙筆畫出草稿,再用繪圖軟件精細繪圖,做出成品圖紙。
接下來的工序,就是把圖紙送到工廠那邊,讓起版師傅做首飾金屬部分的原模母版。
傳統起版方法是按照圖紙,用925銀、白銅或者蠟雕的方式翻著模型,鉗,鋸,銼,焊,都屬于基本功,當然,現在技術進步了,也可以通過3d打印的方式,快速生成想要的母版。
而母版的好壞,即其美觀與否、精準與否,決定了鑄造出來的首飾能否精準反應設計師的想法,因此這一步也堪稱珠寶制作流程的關鍵環節,差以毫厘,可能就會完全失去味道。
個別動手能力強的設計師自己懂得起版,乃至于可以自行負責后續的打磨和鑲嵌,好處是在過程中,可以借助手工技巧,靈活調整設計創意,使作品更完美,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更常見的情況,由于起版要求的技術含量高,難掌握,而且大公司內部分工明確,設計師不可既干這又干那,基本都會把圖紙送到工廠給師傅去做。
像譚氏集團下面的自有工廠,那些好的起版師傅,大部分有至少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但現在也是卡在這上面。老練的起版師傅不光需要圖紙,還需要提前拿到準備鑲嵌的所有石頭,以便能和母版不斷對照,確保后續鑲嵌嚴絲合縫,達到緊密契合的完美效果。
孫志豪也不可能不懂。他卻跟林詩茹打太極,一會兒推說用于比賽的屬于設計師的個人作品,理論上不該動用公司庫存,一會兒又說他們部門突然需要大量材料,但是原料庫里不巧就是沒有正好的鉆石和彩寶。報白鉆的只給皓石,報南洋金珠只給普通珍珠,愛要不要。
但怎么可能真的沒有集團的原料管理中心早就引入數字化管理系統,精品庫存和大貨分門別類,都有詳細登記,設計師都可以在線查看,不少人還是先選好主石,再量身定做的。
哪怕沒有線上系統,單一個馮斂臣,他對集團現下的庫存情況存量,種類,采購批次,不說如數家珍,至少基本沒有數不上來的。
這孫志豪睜著眼說沒貨,還真是騙鬼,更完全不把林詩茹堂堂一個部長放在眼里。
所以林詩茹不明白“他刁難我們部門有什么好處難道能得到什么特殊的享受”
馮斂臣沒忍住,噗嗤一聲,正色坐回去,想了想說“無非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是嗎我沒跟這個孫志豪打過交道,以前我在集團的時候,管原料中心的還不是他。”
“嗯,他是后來的,前年才入職,走的渠道還是通過王部長內推。”
“哪個王部長采購部的那個王巖部長”
“沒錯,我還記得,孫志豪和他有一點遠房親戚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