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家耀王副總,據說是農村長大的,平時生活比較簡樸,而且和公司里小年輕走得近,更加識得“民間疾苦”,大概因為這些,在定價策略上總是自然而然往更平價的方向傾斜。
而譚皓陽這位養尊處優的二公子,幾萬塊的商品一樣是說買就買的,他是真不覺得貴。
然后譚皓陽想了想“我倒認為,會反復猶豫值不值、貴不貴的消費者,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潛在客戶群體。如果通過定價可以過濾掉這些人,不也是一種有效的篩選機制嘛。”
王家耀還想說什么,被他笑瞇瞇打斷了“就像你說的這種年輕人,我們假設他畢業后找到一份年薪二十萬的工作,干上三四年,總該加過兩次人工了吧年薪二十五萬,或者三十萬,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意愿都是相當可觀的,他要把錢花在哪我還是那句話,王總,你不要總是提前替對方擔心,覺得這是多重的負擔。定價是我們的事、,要不要提升自己的層次,這個是他們自己的事。你要相信我們一定會和適合我們的消費者雙向奔赴。”
王家耀清清嗓子,沒有再堅持己見,馮斂臣則瞥了譚皓陽的方向一眼。
齊春生和其他副總各有看法,總地來說,大部分還是更支持抬高定價。
如果此情此景被錄下來泄露給消費者,多半會被罵黑心資本家,一心摟錢,嘴臉難看。
但是譚皓陽的話,其實是符合立場的,很直白,而且也不要嫌他露骨,買方和賣方的立場畢竟不一樣,賣方每天做的,本就是研究怎么最大程度從消費者兜里掏錢出來。
在資本家的語境下,制造
消費主義才是一種政治正確。
尤其他們市場和營銷系統出來的人,根據馮斂臣打交道的經驗,幾乎都是這個調調。
有時候你會感覺,和營銷部的同事講話,永遠不會升起消費的負罪感,他們會不斷強調,這件單品打完折才三千塊,這都不買,還等什么新做了個頭發,有活動才五千塊
大概要說服客戶,首先就要說服自己吧,天馬行空想這些的時候,譚皓陽講完他自己要說的,還沒忘又一次把馮斂臣點出來。
當時他撐著頭,滿臉揶揄的笑意“馮助,你今天沒穿那身huboss,不過你怎么想”
其他人自然不解其意,只感覺譚皓陽講了個冷笑話。但這個冷到北極的笑點,在座只有他們兩個知道,譚皓陽看的他眼神仿佛他們獨自分享了某種秘密。
眾目睽睽之下,馮斂臣放下鋼筆,公事公辦地開口“奢侈品的品牌溢價范圍一般在2到10倍,當然,其實也這沒有具體的規定,要看知名度和稀缺性決定,既然我們走輕奢路線,溢價是可以有的,但是把極限幾何控制在兩到三倍,我想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范圍。”
譚皓陽挑了挑眉,嘟囔了一句他還想往四倍或五倍上靠呢,和馮總真沒默契。
也聽不出是不是開玩笑的語氣,不過最后差不多還是按三倍的標準確定下來的。
因此“極限幾何”這套系列首飾,最便宜的單品是一根萬用項鏈,可以單戴、疊戴、纏繞,調節長短,完美搭配同系列各種吊墜,定價4999,算是入門級跟你sayhi用的。
再往下看其他單品的價格,圖窮匕見,比如吊墜,胸針,戒指,就都奔五位數往上走了。
作為貴金屬飾品,同樣材質和克重的白金飾品,如果在金鳳翔購買,最多有點設計溢價,整體還是根據金價浮動的,至少比較落地,而no7值還是不值,就看愿不愿意買單了。
馮斂臣重新拿起手機,心里突然微微一哂,嘴角無奈地扯了扯。
他想了想,還是給張遠山發了條語音,勸他沒必要跟風。